辟书朝东来,海上便拟寻蓬莱,坐令斥卤皆春台。
辟书暮西至,颁春又拟陪千骑,江水江花尽和气。
浮屠将就要合尖,荐雷唤起蛰中潜,东西惟命夫何嫌。
诸么争令出门下,意岂专为一日雅。君姿秀整气清遒,露华凝晓月澄秋。
胸中武库森戈矛,笔下倒泻三峡流。甘泉持橐侍凝旒,青毡旧物唾手收。
幡然正应侧席求,东行西行宁久留。祖帐驰华轩,嗟余守环堵。
赠言古有证,临分敢无语。纷纷曳紫腰黄金,俨然望之真天人。
万世在其后,念之徒酸辛。富贵诚可乐,名义吁可畏。
此意傥无忘,雁来频寄字。
【注释】:
辟书朝东来,海上便拟寻蓬莱(蓬莱山在山东半岛上)——朝廷的任命文书从东方传来,我就准备在海上寻找蓬莱仙山。
坐令斥卤皆春台(斥卤指盐碱地)——使我命令那些荒废的盐碱地都变成了春天般的乐园。
辟书暮西至,颁春又拟陪千骑,江水江花尽和气——朝廷的命令文书傍晚从西方传来,我又要陪同一千名骑士巡视长江和江南地区了,江水和江花都是一派祥和之气。
浮屠将就要合尖(佛教建筑),荐雷唤起蛰中潜——佛塔将要完工,寺庙里的钟声一敲响,蛰居的动物们就从冬眠中醒了过来。
东西惟命夫何嫌(东西方的人)——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人都不要嫌弃。
诸么争令出门下(各种人)——各种各样的人都让我离开家门。
意岂专为一日雅(他们难道只为一时的清闲)——我的意思并非为了一时的清闲才出来做官的。
君姿秀整气清遒(你的风度秀美整齐,气质高洁)——你的气质秀美整齐,气质高洁。
露华凝晓月澄秋——清晨的露珠凝聚成珠,明月清澈如秋色。
胸中武库森戈矛(胸怀中就像武器库一样充满了兵器)——胸中就像武器库一样充满了兵器。
笔下倒泻三峡流(笔力雄健,倾泻出滔滔江水)——笔力雄健,倾泻出滔滔江水。
甘泉持橐侍凝旒(甘泉水边拿着公文包侍奉皇帝)——在甘泉水边拿着公文包侍奉皇帝。
青毡旧物唾手收(把旧毡子当作礼物收下)——把旧毡子当作礼物收下。
幡然正应侧席求(突然之间,朝廷召请他担任重要官职)——朝廷召请他担任重要官职。
东行西行宁久留(无论到东方还是西方都不会久留)——无论到东方还是西方都不会久留。
祖帐驰华轩(祖庙祭祀时,车马奔忙)——祖庙祭祀时,车马奔忙。
嗟余守环堵(叹息自己只能固守一方土地)——叹息自己只能固守一方土地。
赠言古有证(古人有这样的话作证明)——古人有这样的话作证明。
临分敢无语(临别时,不敢多说话)——临别时,不敢多说话。
纷纷曳紫腰黄金(纷纷穿上紫色官服,腰佩金印)——纷纷穿上紫色官服,腰佩金印。
俨然望之真天人(远远望去,真是神仙一般)——远远望去,真是神仙一般。
万世在其后(千秋万代都在他的身后)——千秋万代都在他的身后。
念之徒酸辛(想到这就会徒增伤感和辛酸)——想到这就会徒增伤感和辛酸。
富贵诚可乐(富贵的确令人高兴)——富贵的确令人高兴。
名义吁可畏(名声和地位令人畏惧)——名声和地位令人畏惧。
此意傥无忘(我的意图千万不要忘记)——我的意图千万不要忘记。
雁来频寄字(大雁飞来频频捎信)——大雁飞来频频捎信。
赏析:
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为赵玉甫写的赠别之作。诗的前半部分写赵玉甫赴任途中所见景物,抒发对友人的眷恋之情;后半部分写友人即将离去,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意。全诗以送别为线索,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,表达诗人深厚的感情,并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
开篇“辟书朝东来”,交代了赵玉甫赴任的缘由,即朝廷的任命文书从东方传来,他就准备在海上寻找蓬莱仙境。这里既表明了赵玉甫赴任的原因,也为下文描写海景做了铺垫。
接下来两句“坐令斥卤皆春台”,进一步描绘了海上景色的美好。“斥卤”是指盐碱地,经过治理之后,这些地方都能变成春日的乐园。这不仅体现了赵玉甫治理地方的能力,也表达了他对改善民生、造福百姓的期望和决心。这一部分既表现了赵玉甫的治绩,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。
接下来的四句,诗人描绘了赵玉甫即将陪同皇帝外出巡视的情景。“江水江花尽和气”,“江水江花”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美好,而“和气”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这也暗示了赵玉甫治理地方的成果,使得当地的人民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。
接着诗人写到:“浮屠将就要合尖,荐雷唤起蛰中潜。”这里的“浮屠”、“荐雷”都是佛教用语,分别指的是佛塔和寺庙里的钟声。诗人用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建筑特色和钟声回荡的场景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寺庙建筑之美的赞美之情。而“蛰中潜”则暗示了人们被钟声唤醒,开始忙碌的生活。这一部分既展现了寺庙建筑的雄伟壮观,也反映了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崇敬。
最后四句,诗人表达了他对赵玉甫的惜别之情。“东西惟命夫何嫌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去东方还是西方,都不嫌远。这里的“惟命”可以理解为听从皇帝的命令,也可以理解为顺应天命。诗人在这里既表达了对皇帝命令的尊重,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看法。而“东西惟命夫何嫌”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去向的无所谓,即使远离家乡也要追随皇帝的命令。这种对名利淡泊的态度,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。
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的情感。如“露华凝晓月澄秋”,描绘了清晨露珠凝结的景象,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洁和宁静。而“万世在其后”,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。
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、表现人物形象,以及运用佛教文化知识等手法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,以及对仕途人生的感慨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