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讯时来野叟家,细书整整复斜斜。
江湖老矣何人记,泪逐西风染钓车。
【解析】
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形象,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学艺术手法的能力。解答此类试题,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,如本题要求对“挽京口使君丰郎中”进行赏析,这是一道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题目,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。
首先从诗歌的标题中可以知道,此诗是一首送别诗,通过描写诗人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的情怀。
“问讯时来野叟家”,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偶然路过京口(今江苏镇江)的时候,顺便到朋友家中拜访。“野叟”指隐士,这里代指朋友。
“细书整整复斜斜”,这句的意思是说,我拿起笔来写一封信,信写得整整齐齐又歪歪斜斜。
“江湖老矣何人记”,这句的意思是说,我已经在江湖上漂泊了很长时间,又有谁能记得呢?“江湖”指江湖行役、仕途坎坷,也指飘泊不定的生活,这里泛指官场。
“泪逐西风染钓车”,这句的意思是说,眼泪随着西风飞落下来,溅湿了我的钓车。
最后一句中的“钓车”是古代的一种小舟,这里用来借喻自己的行踪无定。
【答案】
这首诗写送别友人,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、壮心未已、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。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风格质朴沉郁而含蓄深沉。诗的前两句,以“问讯”、“细书”等词语为线索,点明送别的原因和双方的身份,写出了诗人与京口使君的深厚友情;第三、四句,以“江湖”、“西风”为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的无限惆怅,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;最后两句,用一“染”字,将“泪”与“钓车”联系起来,既表现出诗人的孤寂之感,又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。
译文:偶尔路过京口的时候,顺便到朋友家中拜访。信写得整整齐齐又歪歪斜斜。我已经在江湖上漂泊了很长时间,又有谁能记得呢?眼泪随着西风飞落下来,溅湿了我的钓车。
赏析:
此篇是一首送别诗。诗中写送别的原因和双方的身份,写出了诗人与京口使君的深厚友情。但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后两联。这两联是诗人感情的集中体现。前两联看似平淡,实则暗藏深情。首联“问讯时来野叟家”,表明自己偶然路过京口,便去拜访了朋友。“野叟”即山野之人,是当时隐居不仕者的自称。“问讯”二字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问候。中间两联是送别之时诗人的内心活动。“细书”二字表明了诗人写信之用心良苦,“正”和“斜”二字则表明信中情感的真挚和复杂。“江湖老矣”表明了自己在江湖上漂泊多年,“何人记”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无可奈何,只能感叹自己的遭遇无人能够记取。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情爆发。“泪逐西风”表明了诗人无法压抑内心的悲伤和痛苦,只能任凭泪水随风而去,“染钓车”则说明诗人将自己的悲伤都洒在了钓车上。
这首诗最值得称道的是语言朴实自然,风格质朴沉郁而含蓄深沉。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风格质朴沉郁而含蓄深沉。诗的前两句,以“问讯”、“细书”等词语为线索,点明送别的原因和双方的身份,写出了诗人与京口使君的深厚友情;第三、四句,以“江湖”、“西风”为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的无限惆怅,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;最后两句,用一“遗”字,将“泪”与“钓车”联系起来,既表现出诗人的孤寂之感,又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