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兴遗此老,梦寐亦中原。
泣血两朝事,披肝一万言。
名方登禁掖,身已谪南源。
苦学无寒暑,双趺片石存。
【注释】
拜无垢先生祠:拜访无垢禅师祠庙。
梦寐亦中原:日夜都在思念中原大地。
泣血两朝事:在朝廷上哭过两次,都是因为国家大事。
披肝一万言:把满腔的忠心都写在纸上,一共写了一万字。
名方登禁掖:名字被推荐到皇宫里做官。
身已谪南源:贬官到南方。
苦学无寒暑:勤奋读书,没有寒暑之别。
双趺片石存:坐在两块石头上,像菩萨般地坐了一辈子。
【赏析】
这首五律写于诗人任黄州刺史时(公元840年前后),为诗人对一位老友的追忆。诗中追忆了这位老友的生平业绩,表现了他对朋友深厚的感情。诗人通过回忆,歌颂了这位老友的爱国精神。全诗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。
“中兴遗此老,梦寐亦中原”两句说:在唐王朝衰微之时,有位贤人隐姓埋名而隐居,日夜思念着中原大好河山。这两句诗是诗人怀念老友的开端。
“泣血两朝事,披肝一万言”两句说:他为了国事忧心忡忡,伤心落泪;为了救国,他把自己的满腔忠心都写进了万言书。这两句是对老友忠诚报国的赞颂。
“名方登禁掖,身已谪南源”两句说:他的名声已经传到皇宫,但他却被贬往南方去了。这两句是诗人对老友命运的感叹。
“苦学无寒暑,双趺片石存”两句说:他在南方刻苦学习,不因环境艰苦而放弃学习;他死后,还安葬在两块巨石上。这两句是诗人对老友的赞颂与纪念。
这首诗用典多处,如“梦寐亦中原”,语出王质《华阳陶公传》。陶公即陶潜,东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和农民起义领袖。他曾作《桃花源记》一文,描述一个桃花源的美好世界。陶渊明在《归去来兮辞序》中提到:“少时复游仙山,至足下,乃见三皇五帝之遗迹,皆玉海金堂之状。”这里“玉海金堂”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。“披肝一万言”,语出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使始皇帝得一窥其书,受其书则帝王相矣。”李斯曾给秦始皇上书说:“今陛下致焚书之祸,天下皆惑甚矣。”秦二世时又采纳赵高谗言,赐李斯死,李斯临终时还向二世上书道:“臣请先死,愿除宫刑。”可见李斯对秦王朝是有大功的,但最终却死于非命。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老友的赞颂,意思是说老友一生勤勉学习,为国家、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。《后汉书·循吏传序》:“汉世良吏,莫非孝子忠臣之行。”这两句诗也是诗人对老友的赞颂。
每句七个字,平仄相对,读起来朗朗上口。全诗以叙述为主,夹杂议论,叙事抒情兼而有之,语言朴素自然,感情深沉热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