蒹葭曾愧倚瑶琼,京兆经年共左厅。
屡喜足音临病几,独何才力致虚囹。
闽山近部荣乡绣,越客何人识使星。
随看锋车下江海,归来人物重朝廷。

【注释】

  1. 蒹葭:芦苇。
  2. 愧:惭愧。
  3. 瑶琼:美玉。
  4. 京兆:今陕西西安市,当时是长安城。
  5. 左厅:左丞相的官署,相当于宰相办公的地方。
  6. 屡喜:多次听到好消息。
  7. 临病几:病重的人。
  8. 何:疑问代词。
  9. 闽山:即福建山,这里泛指闽地山。
  10. 荣乡绣:荣县(唐属闽国)所产的一种刺绣。
  11. 越客:指在外地做客的人。
  12. 使星:出使外国的使者。这里指的是许敏修。
    【赏析】
    许敏修使二浙,这是一首送别诗。诗中写送别之情、感怀之意,情真意切,语言朴实,风格清新。全诗共四联,每句七字,每联四句,共二十句,前八句为第一联,九至十二句为第二联,十三至十七句为第三联,十八至二十一句为第四联。
    首联“蒹葭曾愧倚瑶琼,京兆经年共左厅”说,自己曾因才学不如他人而惭愧,现在有幸和京兆尹同处一室(即同在官府办公)。诗人与京城的官员同处一室,感到十分荣幸。“京兆”,指京兆尹,即京兆府尹。唐代京兆府是首都长安的行政区,长官称京兆尹,地位很高。
    颔联“屡喜足音临病几,独何才力致虚囹”写自己因病长期卧床。由于病情严重,不能起床,所以没有听到好消息。这两句用典,“足音”指捷报,“临病几”指病危,“致虚囹”指被囚禁。意思是说,我长期卧病在床,没能听到好消息,是因为身体虚弱。
    颈联“闽山近部荣乡绣,越客何人识使星”写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感慨。“闽山”指福建山区;“荣乡绣”指闽地特产的荣县刺绣;“越客”指在外做客之人。诗人感叹友人远行到闽山一带去任官职,那里盛产荣县刺绣,不知有谁能赏识他的才华呢?
    尾联“随看锋车下江海,归来人物重朝廷”是全诗的主旨。“锋车”指战车,这里比喻战马。诗人说,随着战车一起奔驰,经过江河大海,一路征战,最后回到朝廷,为国家效力。
    这首诗是诗人送许敏修使二浙时写的。诗人以真挚的感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友情,抒发了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,表现了作者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和高洁的人格。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