曩昔清襟江上开,九华山色照樽罍。
中间世故何胜道,晚岁仙都幸一陪。
康乐又从沧海去,次公曾自颍川来。
春秋坠学应犹在,闻说新书胜玉杯。
【注】
重送:再次相送。清襟:清新的襟怀。江上开:江边开放。九华:即九华山,山名。樽罍(juānléi):酒器。何胜:哪比得上。仙都:指庐山。康乐:指陶渊明,陶渊明曾自号“五柳先生”,故称。次公:李白的别号。颍川:地名,今河南许昌一带,李白曾任此州刺史。学应犹在:学问还在。新书:新的诗文作品。玉杯:指酒器。
【赏析】
这是一首七律。首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;颔联写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和友谊的发展;颈联写两人友情的发展变化;尾联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全诗以送别为题,而情意深长,寄慨遥深,是送别诗中的佳作。
首联写与微之的交往始于江边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序》云:“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。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”陶渊明的“轻飏”与微之的“清襟”相对应。“九华”是陶渊明的籍贯,他也曾隐居于庐山脚下。所以这两句既是实写,又暗含陶渊明的影子。陶渊明曾自号“五柳先生”,此处“九华”亦借指陶渊明。
颈联写与微之的关系发展变化。陶渊明曾从东海来到浔阳,陶渊明又从浔阳回到柴桑,而微之则从东海来到浔阳,再从浔阳回到长安,两人的关系有了很大变化。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却始终如一。所以这两句是实写微之与诗人关系的变化,又是虚写诗人与微之友谊的发展。
尾联抒写作者对微之的思念。陶渊明曾从东海来到浔阳,再从浔阳回到柴桑,后来陶渊明弃官而去,不知微之是否也弃官而去?所以尾联是作者想象微之的情况,也是诗人的感慨。
这首诗写得平易流畅,不事雕琢,语言自然朴素,却又含蓄蕴藉,耐人咀嚼,有很高的审美价值。(陈志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