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风入梧桐,白露下云汉。
洒洒晚秋色,清凉复神观。
岁月不我与,料理前日慢。
念此平生心,所乐在黄卷。
太羹与玄酒,梨楂及俎籑。
滋味要足口,更复恨未见。
灯火夜可亲,巾箱字甚惮。
纷纷事是非,碌碌世治乱。
千古守糟粕,未免斫轮叹。
圣贤有堂奥,大道堪夷坦。
是为名教乐,足以了衰晏。
惜日营珠金,投身醟歌管。
彼志各自言,难以一理贯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《读书》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:
# 读书
西风入梧桐,白露下云汉。
洒洒晚秋色,清凉复神观。
岁月不我与,料理前日慢。
念此平生心,所乐在黄卷。
太羹与玄酒,梨楂及俎籑。
滋味要足口,更复恨未见。
灯火夜可亲,巾箱字甚惮。
纷纷事是非,碌碌世治乱。
千古守糟粕,未免斫轮叹。
圣贤有堂奥,大道堪夷坦。
是为名教乐,足以了衰晏。
惜日营珠金,投身醟歌管。
彼志各自言,难以一理贯。
注释
- 西风入梧桐:秋风拂过梧桐树的叶子,发出沙沙的声音。
- 白露下云汉:秋天的白露时节,云朵如同汉水一样流动。
- 洒洒晚秋色:晚秋的景色如洒落的阳光般明亮。
- 清凉复神观:清凉的感觉让人精神焕发。
- 岁月不我与:岁月不会随着自己而停留。
- 料理前日慢:整理过去的事情需要时间。
- 念此平生心:思念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。
- 太羹与玄酒:传统的饮食,用太羹和玄酒来调味。
- 梨楂及俎籑:使用各种水果和蔬菜来调味。
- 滋味要足口:食物的味道要满足人的口腹之欲。
- 灯火夜可亲:夜晚的灯光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。
- 巾箱字甚惮:打开巾箱取出书籍时,字迹已经模糊不清,令人害怕。
- 纷纷事是非:世间纷扰的事总是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。
- 碌碌世治乱:世间的纷争和混乱让人感到烦恼。
- 千古守糟粕:历史上有许多无用的东西,如同糟粕一般。
- 未免斫轮叹:无法改变现实的悲哀。
- 圣贤有堂奥:圣贤的智慧如同深邃的殿堂一样深不可测。
- 大道堪夷坦:追求真理的道路应该简单明了。
- 是为名教乐:遵循名教(道德规范)才是真正的快乐。
- 惜日营珠金:珍惜光阴是为了追求财富和名誉。
- 投身醟歌管:投入音乐和歌舞中寻求快乐。
- 彼志各自言:他们的目标各不相同,各有各的志向和追求。
- 难以一理贯:很难将这些不同的目标和追求统一起来。
赏析
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、追求知识以及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和追求的诗歌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。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写,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叹;通过对食物和灯光的描述,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温暖的向往;通过对书籍和历史的思考,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。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