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寂西岩寺,何人访静来。
重寻旧游地,惟有道师梅。
树蠹应留雪,香清不受埃。
可堪玄鬓改,春已隔年催。

【注释】

丙午:农历六月,因天干地支为丙午,所以称丙午年为丙午年。普觉寺:在山西永济县北四十里,相传是唐代高僧慧能所建的寺院。寂寂西岩寺:寂静而幽深的西岩寺。何人访静来:是谁来此寻找清静之地?

重寻旧游地,惟有道师梅:重访旧地。唯有梅花可解我心。

树蠹应留雪,香清不受埃:树枝被蛀虫咬坏,留下积雪;梅花香气清香,不被尘埃所染。

可堪玄鬓改,春已隔年催:可惜我的双鬓已变白了,春天又已过去。

【赏析】

这是一首写景咏怀兼有自伤老去的诗。首联“西岩寺”,点明题旨,即景生情,抒发诗人对寺庙的敬仰之情。颔联“重寻旧游地,惟有道师梅”。诗人重访旧地,发现只有那盛开在枝头、傲然挺立的道门梅花,依然如故。这两句中,“重寻旧游地”与前两句“寂寞西岩寺”相照应,“重寻旧游地”中的“旧游地”既指西岩寺,又暗指昔日的隐居生活。“惟有道师梅”中的“道师”即僧人,是说只有梅花才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志趣和情操。颈联“树蠹应留雪,香清不受埃”。“树蠹”是说树木已被蛀虫咬坏,只剩下积雪;“受埃”是被尘土所污染。这里,作者将“雪”与“埃”两个对立的事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,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梅花的纯洁高雅。尾联“可堪玄鬓改,春已隔年催”。“玄鬓”是黑发的意思,“春已隔年催”意思是春天已过半了。这两句中诗人以反问的形式,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感。

全诗语言朴实无华,情感真挚深沉。诗的前四句主要写景,后四句由景及人,借景抒情,抒发诗人对世事的厌倦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