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衢多雨后,庭下草痕新。
终拟持平手,来为折槛人。
印开桐荫午,吟久烛花春。
却恨无来客,分题寄所亲。

【注】

东畎,指作者的故乡。

九衢:京城里的主要大街。

桐荫,指树阴,这里泛指官府的后门或侧门,借指官署。

来为折槛人:据《旧唐书·李邕传》载,李邕在任时曾因直言被贬为临海县尉,后被召回京任秘书少监,他作《上石晋御览》一文,称石晋为“窃位苟存”,触怒石晋,被贬为台州刺史。后来石晋去世,李邕又被召回任宰相,他写的《故太尉赠太师李公墓碑文》,称赞石晋“有君人之量”。这里借指李邕。

【赏析】

喜曹东畎迁大理寺簿:高兴的是曹东畎被提升为大理寺簿了。曹东畎,字子建,本贯陈州宛丘(今河南淮阳),天宝末举进士及第,授校书郎。后因事谪居江夏(今湖北武昌),终老于家。此诗当是作者在长安任大理寺簿时作。

九衢多雨后,庭下草痕新:京城里的大道上雨水很多,庭院里长满了青草。

终拟持平手,来为折槛人:我终究要持正义之剑,做一个能制止邪恶的人,来到这个朝廷,成为能够使朝廷不沦为奸邪之人的大臣。

印开桐荫午,吟久烛花春:印章刚刚打开,树荫中就洒满了阳光,我吟咏到深夜,蜡烛已经燃过了一半。

却恨无来客,分题寄所亲:可惜没有客人来,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吟咏,只好把诗寄给家中亲人。

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任职期间的所见所感。首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贺之情。颔联写诗人渴望秉笔直书、惩恶扬善的志向。颈联写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愤懑之情,也暗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。尾联写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。整首诗歌语言平易自然,感情真挚深沉,意境深远含蓄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