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二鳞波底镌,一衔蓂草一衔莲。
出来非共贪芳饵,奏去因同报稔年。
方客远书徒自得,牧人嘉梦合相先。
前知上瑞宜频见,帝念民饥刺史贤。
留题涪州石鱼
七十二鳞波底镌,一衔蓂草一衔莲。
出来非共贪芳饵,奏去因同报稔年。
方客远书徒自得,牧人嘉梦合相先。
前知上瑞宜频见,帝念民饥刺史贤。
注释:
- 留题涪州石鱼:在涪州的石鱼上题写诗句。
- 七十二鳞波底镌:指石鱼上有七十二个鳞片,每个鳞片都刻着文字。
- 一衔蓂草一衔莲:指石鱼上的图案分别刻着蓂草和莲叶。
- 出来非共贪芳饵:石鱼被人们拿出来欣赏,不是因为贪图它的美丽。
- 奏去因同报稔年:石鱼被送到京城,是为了报告丰收的喜讯。
- 方客远书徒自得:远方的朋友寄来书信,自己却得不到回报。
- 牧人嘉梦合相先:牧人梦见吉祥之兆,与自己的愿望相吻合。
- 前知上瑞宜频见:以前就知道上天有吉祥的征兆,应该经常看到。
- 帝念民饥刺史贤:皇帝关心百姓的疾苦,认为刺史是贤能的。
赏析:
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,以咏石鱼为题材,表达了诗人对民生、政治的关注和感慨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胸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