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云留暝色,细雨逼残春。
芳树看红湿,垂杨亦翠颦。
高风吹燕翼,定水涨鱼鳞。
渐恐年华改,桃源忆晋人。

【解析】

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评价。作答此类题目,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,正确理解其意思,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,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。

“小雨”的意思是雨很小,细密。宿云:隔夜的云彩。暝色:黄昏时天空的颜色;“细雨逼残春”,意思是春天将尽,细雨绵绵,如愁思般缠绕着残春,暗示诗人在暮春之际的伤感。芳树:指柳树,红湿:即“沾湿”。垂杨亦翠颦:意思是杨柳枝也因细雨而低垂、皱缩。

“高风吹燕翼,定水涨鱼鳞”意思是:高风吹拂着燕子的翅膀,定水上涨到鱼鳞一般。高风:猛烈的风雨,此处形容春风雨势之大。燕翼:燕子的翅膀,这里用来形容风雨之猛烈。定水:山间平流的小溪,此处代指河流。鱼鳞:形容水位上涨。这两句写的是春雨来临,春雷轰隆隆地响,狂风大作,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,河水涨满了河床。

“渐恐年华改”的意思是:渐渐担心自己青春年华已过。渐:渐渐。恐:怕。年华:指青春,此指岁月。这两句写的是春雨到来时作者的感想。这两句写春天的雨来临之时的景色和感受。诗人在雨中行走,忽然想到自己年老体衰,不禁有些害怕起来。

赏析:

这是一首五律诗,首联写景,颔联写物,颈联写人,尾联抒情。

“宿云留暝色,细雨逼残春。”这句诗的意思是:夜晚的云彩还停留在天边,细雨已经降临到了春天。这两句写景。宿云:隔夜的云彩,即夜幕降临之后,云层还未散开,仍留在天空中;暝色:傍晚时分天空呈现出的昏暗景象。细雨:小雨,指春雨。宿云与细雨相互映衬,渲染了暮春时节的氛围。宿云留暝色,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。“逼”字写出了春雨的紧迫和连绵。残春:指暮春时节。细雨逼残春,写出暮春时节细雨纷飞的景象。

“芳树看红湿,垂杨亦翠颦。”这句诗的意思是:看着满树的花朵因为被雨水淋湿而发红,杨柳也因为被雨水打湿而低垂着头微微皱起眉头。这两句写物。芳树:指的是花树。红湿:即“沾湿”。垂杨:即垂柳。“亦翠颦”中的“翠”指翠绿,“颦”指皱眉。这两句写了细雨过后的花树和柳树的样子。

“高风吹燕翼,定水涨鱼鳞。”这句诗的意思是:高风吹拂着燕子的翅膀,一定水位的河水上涨了。这两句写人。高风:猛烈的风雨,此处用来形容春风雨势之大。定水:山间平流的小溪,此处代指河流。这两句写的是春雨来临,春雷轰隆隆地响,狂风大作,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,河水涨满了河床。

“渐恐年华改,桃源忆晋人。”这句诗的意思是:渐渐地担心自己的年华已经改变,思念起桃花源里的人。这两句写情。渐恐年华改:渐渐担心自己年老体衰,担心年华已经改变。桃源:传说中的理想世界,这里指隐居之地。晋人:指陶渊明,晋朝诗人、辞赋家、隐士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。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怀念古人的情感。

【答案】

宿云留暝色,细雨逼残春。

芳树看红湿,垂杨亦翠颦。

高风吹燕翼,定水涨鱼鳞。

渐恐年华改,桃源忆晋人。

译文:

夜里的云彩还在天上停留,细雨已经笼罩着残春的大地。

看到花朵沾满了雨水而变得红润湿润,杨柳也因为被雨水打湿而低垂着头微微皱眉。

高风吹拂着燕子的翅膀,一定水位的河水上涨了。

渐渐地担心自己的年华已经改变,思念起桃花源里的人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