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走都门终夜雨,明朝泥淖堪惊。疏疏点点忽鸡鸣。数峰青似染,快活早来晴。
十五年间春梦断,乱山寒食清明。无人挑菜踏青行。青鸠啼雨外,闲听寺中声。
【注释】
临江仙:词牌名。唐教坊曲,又名“谢新恩”、“玉楼春”。每首八句,共六十字。
都门:古时京城的东面城门,这里指京都。
泥淖(niǎo):泥泞不堪。
鸡鸣:报晓的鸟叫声。
数峰青似染:形容群山青翠欲滴,如同被染上了颜色。
十五年间春梦断:意思是说从十五岁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。
寒食清明:寒食节和清明节。
挑菜:摘取菜叶。
踏青行:在春天郊游赏花。
青鸠:即布谷,春末夏初叫得很凶,声如“咕咕”,故称。
赏析:
这首词以闲居为背景,写景抒情。全词语言清丽,意境优美,情感细腻,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。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对过去的回忆,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之情。
上片主要描写了词人在都门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。开头两句“昔走都门终夜雨,明朝泥淖堪惊”,词人回忆起曾经走过都门时的夜晚,那时正值大雨滂沱,泥泞不堪,令人感到震惊。接着两句“疏疏点点忽鸡鸣”,描述了词人在雨中行走时,忽然听到鸡鸣声的情景。这两句既表现了词人的孤独,也展示了他的坚韧与毅力。接下来两句“数峰青似染”,形象地描绘了群山的景色,仿佛被染上了颜色一般,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。最后两句“快活早来晴”,则表达了词人对于雨过天晴的喜悦与期待。
下片主要描写了词人在闲居时的所思所感。开头两句“十五年间春梦断”,词人感叹自己已经离开了青春年华,进入了中年时期。接着两句“乱山寒食清明”,描绘了清明节时的景象,乱石嶙峋的山峦,冷清凄美的寒食节,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。最后两句“无人挑菜踏青行”,则表现了词人在春日里独自漫步于乡间的凄凉与无奈。结尾两句“青鸠啼雨外,闲听寺中声”,则是词人在寺庙中的所感所想,青鸠的鸣叫声在雨外的回荡中显得格外悠扬,而词人则在静静地聆听着那清脆的声音,感受着那份宁静与安详。
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词人对于过去的回忆、对于现实的无奈、对于未来的期许以及对生活的感慨。词人用简洁的语言,生动的意象,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形象,使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