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桥清夜饮,花露重、烛光寒。约处处行歌,朝朝买酒,典却朝衫。尊前自堪一醉,但落红、枝上不堪安。归去柳阴行月,酒醒画角声残。王官。
难得似君闲。闲我见君难。记李陌看花,光阴冉冉,风雨番番。相逢故人又别,送君归、斜日万重山。江上愁思满目,离离芳草平阑。
这首诗是一首词,作者为李清照。全词如下:
午桥清夜饮,花露重、烛光寒。约处处行歌,朝朝买酒,典却朝衫。尊前自堪一醉,但落红、枝上不堪安。归去柳阴行月,酒醒画角声残。王官。
难得似君闲。闲我见君难。记李陌看花,光阴冉冉,风雨番番。相逢故人又别,送君归、斜日万重山。江上愁思满目,离离芳草平阑。
诗词注释与赏析:
【注释】
⑴午桥:即“华阳宫”。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。
⑵花露:指花朵上的露水。
⑶烛光:蜡烛的光线。
⑷行歌:行走间吟唱歌曲。
⑸朝衫:早晨的衣服。
⑹尊前:酒席前。
⑺堪:能。
⑻落红:落下的花瓣。
⑼归去:归家去。
⑽斜日:夕阳西下。
⑾万重山:重重的山峦。形容路途遥远。
⑿江上:泛指江边。
⒀离离(1613—1649):香草名,也作“萋萋”,即泽兰,一种野生植物。此处借指思念之苦。
【译文】
在午桥清幽的夜晚饮酒,花上的露水很浓,蜡烛的光线也很冷。约定了时时行走歌唱,每日买酒喝,典当了早上穿的衣物。酒席前能够畅饮一杯,可是落在地上的花已经凋谢无法再欣赏。回家的路上只有柳树阴下的月光,酒醒了听到画角声声。官宦人家。
很难有像您这样悠闲的日子。闲下来让我看见您很难。记得你曾经到李陌去看花,时光流逝慢慢悠悠,风风雨雨纷纷扰扰。重逢后的朋友又要分别,送你走时天边的夕阳正缓缓落下。江边忧愁的思绪到处都是,离别的芳草平添了几分凄凉。
赏析:
这是一首惜别的词作。上片写别云屋席间赋时的心境。起句写景,点明时间地点。次句写宴席上的情景,渲染出宴会气氛的热烈,突出了主人殷勤好客的性格。第三句承第二句,写宴会中饮酒赏心之事,同时暗含对友人的劝酒之意。第四句承上一句,写酒酣之时,主客皆已陶醉,不觉中已是黄昏时分,而此时主人又以饯行相劝。“樽前”两句,写诗人因醉意而难以自制,只好强自克制,勉强地饮了几杯就起身告辞了。“归去”三字点明了辞宴的原因,同时表明了诗人欲归的心情迫切。
换头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。首句承上,说友人即将离去,诗人伫立在门外目送友人远去;次句承上意,说友人将要登程而去,诗人依依不舍,目送着友人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。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,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意。“王官”两句,化用典故,含蓄地表达出对友人的祝愿和留恋之情。
下片由送别转入抒情。首句写自己难得闲适的生活,闲适之余又见友人来,真是喜出望外。“记”字领起下文。第二句写友人来访时的情形:两人在花下漫步,欣赏着春光美景,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傍晚时分,天气变得阴沉起来,还下起了雨来。“风雨”二字,不仅写出了天气变化的情况,而且暗示了两人当时心情的变化。“风雨”二字用得十分贴切,它既写出了当天天气状况,又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——既担心友人的安全,又害怕自己不能陪伴友人共度风雨而感到愧疚不安。“逢”字承上启下,既是对上文的承接,又是对下文的过渡。
第三句写友人离去后的感伤情怀。“相逢”二字点题,交代了前面所写的是相逢情景。“又别”二字承上启下,既交代了友人离去的时间,又为下面写送别友人作了很好的铺垫。
末句写友人离去后自己的孤独惆怅。“送君”二字点明送别之意,而“归去”二字则点明了友人离去后自己独自归来的情景。“斜日”二字既交代了送别友人的时间,又为下面写自己归家后的感慨作了很好的铺垫。“江上”二字既交代了友人离去后自己独自归家的情景,又为下面写自己归家后的感叹作了很好的铺垫。
这首词通过描绘宴席上的情景以及诗人送别朋友的场景,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自己孤独惆怅的感受。全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表现手法高超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