箯舆掠雨到僧门,带得清闲一二分。
素喜堂中无偃月,朅来寺里作穿云。
赤心莫逆唯松友,青眼相看有竹君。
烧叶更联东野句,纸窗钻隙候晴曛。

【注释】

  1. 箯舆: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车。掠雨到僧门:指作者乘坐着车在细雨中来到了僧人的门前。
  2. 清闲一二分:指作者在寺庙里找到了片刻的宁静,得到了几分清闲。
  3. 素喜堂中无偃月:指作者喜欢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去书房学习。
  4. 朅来(què lái):突然来到,忽然。寺里作穿云:指作者在寺庙里找到了一片清凉之地,仿佛穿越了云端。
  5. 赤心莫逆唯松友:指作者与松树有深厚的感情,就像好朋友一样亲密无间。
  6. 青眼相看有竹君:指作者欣赏竹子的美,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知己。
  7. 东野句:指诗人杜甫的诗句。
  8. 纸窗钻隙候晴曛(fū):指作者利用纸糊的窗户间隙观看外面的景色,等待阳光透过缝隙照射进来。

【赏析】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,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,展现了一幅宁静、和谐的画面。
第一句诗“箯舆掠雨到僧门”,描绘了作者乘坐着马车在细雨中来到了僧人的门前的情景。这里的“箯舆”是指马车,“掠雨”则形容雨水飘洒的样子。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、安详的感觉,仿佛作者在雨中寻找到了一丝清闲。
第二句诗“带得清闲一二分”,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找到的片刻宁静。“清闲”在这里指的是心灵的平静和安宁,“一二分”则表示这种宁静只是暂时的,稍纵即逝。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在寺庙中的心境。
第三句诗“素喜堂中无偃月”,描绘了作者对书房中没有月亮的美好记忆。这里的“素喜”表示喜爱,“堂中”则指的是书房。作者喜欢在书房里度过没有月亮的时光,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思考。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书房中那份宁静和专注的喜爱。
第四句诗“朅来寺里作穿云”,则是作者在寺庙中找到了一片清凉之地。“朅来”表示突然来到,“穿云”则形容这里的风景如同穿透云层一般壮丽。这一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新体验,仿佛找到了一片可以逃离世俗纷扰的净土。
第五句诗“赤心莫逆唯松友”,描述了作者与松树之间深厚的感情。“赤心”表示真诚的心,“莫逆”则表示非常要好,“唯松友”则强调了这种友情是与松树建立的。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敬仰之情,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坚韧和不屈。
第六句诗“青眼相看有竹君”,则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欣赏。“青眼相看”表示欣赏的眼神,“有竹君”则表示看到竹林就觉得亲切如故。这一句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形态美,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
最后一句诗“烧叶更联东野句,纸窗钻隙候晴曛”,描绘了作者利用纸糊的窗户缝隙观察外面景色的情景。“烧叶”可能指的是燃烧树叶,以驱赶蚊虫,而“东野句”则指的是诗人杜甫的诗句。这一句诗既体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,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热爱。
整首诗通过对寺庙中的景象和感受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。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