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晴不似鸠知务,报喜何如鹊爱人。
有口自鸣谁禁汝,乱啼何必待残春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。诗的全文如下:
戏嘲杜宇
呼晴不似鸠知务,报喜何如鹊爱人。
有口自鸣谁禁汝,乱啼何必待残春。
注释:
呼晴不似鸠知务(比喻): 像喜鹊那样知道什么时候该叫唤,而不像黄鹂只知道在春天时才啼叫。
报喜何如鹊爱人(比喻):比喜鹊爱叫更爱报喜。
有口自鸣谁禁汝(比喻):你既然会叫唤,就该管好自己的嘴巴,不要随意乱叫。
乱啼何必待残春(比喻):乱叫乱飞,又何必等到春去秋来的时候呢!
赏析:
这首诗是郑谷对自然界的鸟类进行戏谑之作。前两句以“鸠”“鹊”作比,指出鸟儿们各自的特点和喜好,表达了诗人自己对鸟儿们的理解和观察。后两句则以“有口自鸣”为引子,指出了鸟儿们乱啼的原因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鸟儿的忠告和提醒。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,富有哲理性,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关注,也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幽默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