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唐诗似晚春景,姿媚有馀风骨轻。
千岁俄逢古罍洗,摩挲篆籀眼增明。
【译文】
晚唐诗如同晚春景色一样,美丽有余风骨却轻。
千年之后忽然见到古罍洗涤,摩挲篆书使我眼明增辉。
【注释】
1、鲁直:指苏轼。
2、晚春景:晚春的景色。
3、千岁:形容岁月长久。
4、古罍洗:古代的一种酒器,这里借指苏轼的诗篇。
5、眼增明:使眼睛明亮起来。
赏析:
这首诗是苏轼对好友黄庭坚的怀念之作。黄庭坚是宋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,他与苏轼、米芾并称为”宋四家”。在这首诗中,苏轼通过赞美晚唐诗的风格来表达他对黄庭坚诗歌艺术的赞赏之情。
首句“晚唐诗似晚春景”,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晚唐诗歌的特点。这里把晚唐诗歌比喻为晚春的景色,暗示了晚唐诗的优美和清新。同时,也表达了苏轼对这种风格的欣赏。
第二句“姿媚有馀风骨轻”,进一步描绘了晚唐诗歌的特点。这里的“姿媚”是指晚唐诗歌的外在美,而“风骨”则指的是其内在品质。整句话的意思是说,晚唐诗歌既有外在之美,又不失内在之韵,是一种既有风骨又兼具温柔的艺术风格。
第三句“千岁俄逢古罍洗”,则是对晚唐诗歌的赞美。这里的“古罍洗”是指古老的酒杯,用来形容珍贵的文物。在这里,苏轼表示自己有幸能够看到这样的宝物(即晚唐诗歌),从而感受到了其中的韵味和魅力。
最后一句“摩挲篆籀眼增明”,则是对晚唐诗歌的再次赞美。这里的“篆籀”指的是古代的文字,用来形容文字的古老和庄重。整句话的意思是说,摩挲着这些古老的文字,使得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和明亮。
整首诗通过对晚唐诗的描写,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的怀念和对艺术的热爱之情。同时,也展示了晚唐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