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屋惟纯俭,居然法度循。
松楸先垄下,风月旧湖滨。
子妇皆知孝,孙曾亦可人。
浦江如可赎,真欲百其身。
【注释】
①太孺人:对死者妻子的尊称。蒋氏:指作者妻子,名不详。
②润屋:修饰居室使之光华照人。纯俭:纯朴节俭。
③法度:这里指家风。
④松楸(qiū):松木棺材。下:埋在下面。
⑤风月:这里指风光月色。旧湖滨:指故乡的西湖。
⑥子妇:指作者之妻。知孝:明白孝顺。
⑦孙曾:指作者之子与儿孙。可人:可敬可爱的人。
⑧浦江:指作者家乡所在的浙江钱塘江。赎:用金钱或财物来赎回。百其身:以百两黄金来赎回其尸体。
【赏析】
这是一首祭文诗,写诗人妻子死后,追思悼念之情。
首句“润屋惟纯俭”,是说家中只有纯朴节俭,不事奢华。这一句是概括地写家风,也是全篇的总纲。以下三句是具体写家风。
“松楸先垄下”,承“润屋”而来,写墓中棺木,表明已将妻子安葬于先茔。这一句是点明死者身份,说明是亡故了。
“风月旧湖滨”,承“松楸先垄下”而来,写墓地在湖边,风光美丽。这一句是描写坟墓所在之处,表明是葬在杭州西湖附近。
“子妇皆知孝”,承接“松楸先垄下”和“风月旧湖滨”两句而来,写妻子死后,子孙都懂得孝顺父母。这一句是写子孙如何对待死者,表现的是良好的家风。
“孙曾亦可人”,承接“子妇皆知孝”而来,写子孙可以成为可敬可爱的人。这一句是写子孙将来的前途和可能,表现的是良好的家风。
结末二句是诗人对妻子的怀念和悲痛之情。“浦江如可赎,真欲百其身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我能用一百两黄金赎回我妻子的尸体,我愿意为她去死!
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,全是写家风,但写得非常平易自然,毫无生硬堆砌之感。诗的中间两联尤其写得简洁流畅,读起来顺口易诵。全诗没有用一个“爱”、“敬”、“悲”等感情色彩较重的字,而只用“惟纯俭”、“堪人”、“可赎”等词来写家风,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