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明喜见早酴醾,窗外风号集霰时。
梅蕊已惭前腊破,芳心休用怨春迟。
纳凉除夜昨几似,见雪芭蕉今不疑。
若使洛人真得此,应须更诧百宜枝。

【注释】

下元:农历十二月,一年中阴历最后月。

日暖甚:天气非常温暖。

夜风雨大作:夜晚风雨交加。

早微雪从子潗:一大早就有微细的雪花飘落下来。子,古代对男子的美称。

酴醾(túmí):即荼蘼,一种花卉。

集霰(xiǎn)时:聚集的雪珠儿。集,指聚集;霰,小而圆的雪珠。

梅蕊:梅花的花蕾。

惭:惭愧,羞于见人。

芳心:美好的心灵。

纳凉:乘凉。除夜:除夕。

昨几似:昨天晚上好像。

芭蕉:常绿乔木,叶子长椭圆形,花白色,果实球形,可以吃。

百宜枝:百种适宜的枝条。

【译文】

初五天气特别温暖,晚上风雨交加,一大早就有微细的雪花飘落下来。我眼明喜见早酴醾,窗外风号集霰时。梅花蕊已惭前腊破,芳心休用怨春迟。昨晚纳凉似昨日,今天见雪芭蕉今不疑。若使洛人真得此,应须更诧百宜枝。

赏析:

《下元日暖甚夜风雨大作早微雪从子潗以酴醾来》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。这首诗写初五日下元节的风雨和雪景,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。

“眼明喜见早酴醾”,开篇点题,说明自己喜欢看到酴醾(荼蘼)。“窗外风号集霰时”两句是说初五日下元节这天天气很冷,外面风声呼啸,天空中还下起了雪珠。

“梅蕊已惭前腊破,芳心休用怨春迟”,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梅花的花蕾已经因为去年冬天的严寒而凋谢了,所以不要再埋怨春天来得太慢。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,把梅花的花蕾人格化,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梅花在严冬里坚强的生存状态。

“纳凉除夜昨几似,见雪芭蕉今不疑”,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昨天晚上的纳凉就像昨天一样,现在见到了下雪的景色,也就不再怀疑了。作者在这里巧妙地将“昨夜”和“今天”作了比较,突出了今天的新鲜感。

“若使洛人真得此,应须更诧百宜枝”,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洛州的人也能欣赏到这种美景的话,那么他们一定会更加羡慕百宜树上那千姿百态的花朵。这里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,通过对比洛州人的不理解,更加衬托出花儿的美丽。

全诗通过对下元节这一天风雨交加、雪白纷纷的自然景象描写,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