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晚归来烟已苍,蛮蕉一叶障斜阳。
不须久住潭潭府,始觉山林兴味长。
【注释】
蕉庵:即指隐士所居的茅庵,也指作者的茅舍。
薄晚:傍晚。
蛮蕉一叶障斜阳:在茅庵前有一片芭蕉树,当阳光射入时,一片绿影遮住了斜照的阳光。
潭潭府:指朝廷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诗。诗人以写景起笔,用“薄晚归来烟已苍”一句,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,薄暮归家的幽静景色。接着,诗人用“蛮蕉一叶障斜阳”一句,写出了茅屋前的一片芭蕉叶,挡住了斜晖,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、幽美之感。然而,这种宁静、幽美只是短暂的,所以诗人说“不须久住潭潭府”。最后两句“始觉山林兴味长”,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热爱之情。
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,追求自然之美的思想感情。
【译文】
傍晚时分归来,烟雾弥漫,天边已染苍黄,
茅屋前有一片芭蕉叶挡住了斜日余晖。
不必长久逗留在这繁华的京城,才能体会到山林之趣。
【赏析】
《蕉庵清坐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。
首句写诗人归来时的景色,点明时间,渲染气氛。“薄晚归来烟已苍”,描绘了诗人黄昏归家时的景色。“薄晚”指傍晚时分,此时太阳快要落山了,天空中云层密布。这时,夕阳已经落下,天色渐渐昏暗,四周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。这两句诗把一个宁静、寂静的傍晚景色写得栩栩如生。
后两句写诗人茅庐前的景物,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。“蛮蕉一叶障斜阳”,写诗人在茅庐前看到的景象。诗人用“一叶”来形容茅庐前的芭蕉叶,突出其稀疏的特点,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孤寂的氛围。“蛮蕉”指的是热带地区生长的芭蕉树,它不同于中原地区常见的普通芭蕉,叶子较大且厚。“障斜阳”的意思是遮挡着斜射下来的阳光。这句诗句描写了芭蕉树的高大与茂密,给人一种浓重而压抑的感觉。
“不须久住潭潭府”,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。在这里,“潭潭府”指的是繁华的都城,也就是皇帝所在的朝廷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,不必长久逗留在这繁华的京城里,才能体会到山林之趣。这里的“不须久住”并不是说不要去朝廷,而是说不要长时间地停留在朝廷上。
“始觉山林兴味长”,写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。在这里,“山林”指的是隐居山林中的诗人自己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,只有在远离朝廷、亲近大自然的地方,才能真正体会到山水之间的情趣。这里的“始”字表明了时间的先后顺序,强调了在远离朝廷之前,诗人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山水之间的情趣。
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归来后的景色以及诗人茅庐前的景物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,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