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午九月才入冬,晦日忽惊雪堕空。
传闻都城更复早,万官入贺明光宫。
自从开霁更不雨,和气直似青春浓。
斗柄插子日丁卯,夜煽裂缺鞭雷公。
从以震霆至三四,惊破蛰户纷昆虫。
宁知玄冥全未究,翻手作云千里同。
暗窗初听洒珠雹,巽二滕六方施工。
一日喜见瓦沟积,忍寒待伴炯不融。
二日三日遂盈尺,膏润四海恩无穷。
古来诗人咏不尽,巧思横出昌黎翁。
少时奋笔不肯已,老矣袖手便疏慵。
儿曹作戏记昨梦,舞狻狞踞金双瞳。
谁人苦欲撩诗思,更作玉山高数峰。
移将刘叉两冰柱,辉映愈觉清心胸。
见之跃跃忽技痒,起呵冻笔寻诗筒。
开门一看天宇阔,素蜺百万翻长风。
琼楼玉宇满妙界,千林宝树春玲珑。
恨无高台三百尺,纵观万象凌空蒙。
固知幻景有变灭,一时如入昆阆中。



丙午九月才入冬,晦日忽惊雪堕空。

传闻都城更复早,万官入贺明光宫。

自从开霁更不雨,和气直似青春浓。

斗柄插子日丁卯,夜煽裂缺鞭雷公。

从以震霆至三四,惊破蛰户纷昆虫。

宁知玄冥全未究,翻手作云千里同。

暗窗初听洒珠雹,巽二滕六方施工。

一日喜见瓦沟积,忍寒待伴炯不融。

二日三日遂盈尺,膏润四海恩无穷。

古来诗人咏不尽,巧思横出昌黎翁。

少时奋笔不肯已,老矣袖手便疏慵。

儿曹作戏记昨梦,舞狻狞踞金双瞳。

谁人苦欲撩诗思,更作玉山高数峰。

移将刘叉两冰柱,辉映愈觉清心胸。

见之跃跃忽技痒,起呵冻笔寻诗筒。

开门一看天宇阔,素蜺百万翻长风。

琼楼玉宇满妙界,千林宝树春玲珑。

恨无高台三百尺,纵观万象凌空蒙。

固知幻景有变灭,一时如入昆阆中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《夜雪》,描绘了一幅夜晚下雪的壮丽画面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。

首句“丙午九月才入冬,晦日忽惊雪堕空”,描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。丙午年九月入冬,到了晦日(农历月末)时,突然下起了大雪,让整个天空变得空旷起来。这句诗通过时间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,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背景。

“传闻都城更复早,万官入贺明光宫。”两句描绘了都城的雪景。据说,京城里的人们更早地就迎来了这场雪,许多官员们纷纷入宫祝贺明光宫的建成。这里的明光宫是指皇宫的某个建筑,可能是新建的宫殿或重要的建筑物。

第三句“自从开霁更不雨,和气直似青春浓”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景色。由于雪后晴空万里,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,仿佛春天的气息一样浓厚。这句诗通过对比和描绘,展现了雪后的美景和人们的愉悦心情。

第四、五、六句“斗柄插子日丁卯,夜煽裂缺鞭雷公”分别描绘了白天和夜晚的景象。斗柄插在子位表示日出,而丁卯则是日落的时间,夜晚时分,雷公被点燃了火焰,使得夜晚的天空也呈现出绚丽的色彩。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夜晚的美景,也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。

最后两句“移将刘叉两冰柱,辉映愈觉清心胸”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。刘叉是一位著名的诗人,他的作品常常以奇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著称。这里用“刘叉两冰柱”来形容雪花的形状和美丽,而“辉映愈觉清心胸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心境。这种描述手法既生动又形象,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。

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。同时,诗中的意象、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加优美和富有艺术感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