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山千仞摩苍穹,颛颛独在大海中。
自从汉武置两郡,黎人始与南州通。
历历更革不胜计,唐设五筦如容邕。
皇朝声教久渐被,事体全有中华风。
生黎中居不可近,熟黎百洞蟠疆封。
或从徐闻向南望,一粟不见波吞空。
灵神致祷如响答,征帆饱挂轻飞鸿。
晓行不计几多里,彼岸往往夕阳舂。
流求大食更天表,舶交海上俱朝宗。
势须至此少休息,乘风径集番禺东。
不然舶政不可为,两地虽远休戚同。
古今事变无定论,难信捐之与扬雄。
四州隅分各置守,琼台帅阃尤尊崇。
高牙大纛拥方伯,鼓吹振响惊蛟龙。
汉家威名两伏波,卢丁以来几宗工。
卫公精爽尚如生,妙语况有玉局翁。
史君吏事素高了,明若古镜摩青铜。
叱驭行行不作难,平生惟仗信与忠。
布宣王灵万里外,益使向化来蛮賨。
这首诗是送万耕道帅琼管的。万耕道是明代的一位官员,他在任期间,治理有方,深受百姓爱戴。诗中描绘了他上任后的种种景象,以及他治理黎山、南海等地的功绩。
下面是逐句释义:
- 黎山千仞摩苍穹,颛颛独在大海中。
这句话描绘了黎山(今海南岛)的巍峨和壮阔。黎山如同千仞之高,直插苍穹;而万耕道就像一只孤独的大鹏鸟,翱翔在这片大海之中。
- 自从汉武置两郡,黎人始与南州通。
这句诗提到了汉武帝时期在海南设置的两个郡(今三亚市),从此黎族人开始与南方地区进行交流。
- 历历更革不胜计,唐设五筦如容邕。
经过多次变革,这里数不清的事情。唐朝设立的五筦(一种行政制度)如同容邕一样,管理着海南的事务。
- 皇朝声教久渐被,事体全有中华风。
明朝的声教(文化和政治影响)已经渐渐渗透到海南地区,这里的事务完全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- 生黎中居不可近,熟黎百洞蟠疆封。
生黎(原住民)居住在离海边较远的地方,而熟黎(当地居民)则居住在各种山谷之间,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社区。
- 或从徐闻向南望,一粟不见波吞空。
有些人从徐闻港向南望去,只见一片汪洋,看不到任何物体。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海南岛的辽阔和海洋的浩渺。
- 灵神致祷如响答,征帆饱挂轻飞鸿。
神灵会像回声一样回答人们的祈求,征帆满载货物准备出发。这里的“征帆”指的是商船,人们祈祷神灵保佑旅途平安顺利。
- 晓行不计几多里,彼岸往往夕阳舂。
早晨出行时,人们不会计算走了多少路,因为太阳已经落山,天色昏暗。这句话表达了海南岛的日出时间比其他地方早,阳光照射的时间较长。
- 流求大食更天表,舶交海上俱朝宗。
流求国和大食国(今越南)都是海上的国家,它们都来向明朝表示臣服。这里的“舶”指的是船只,人们通过航海贸易来展示自己的实力。
- 势须至此少休息,乘风径集番禺东。
必须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休息,然后乘风破浪直接前往番禺(今广州市)。这句话表达了万耕道要迅速采取行动,平定叛乱的决心。
- 不然舶政不可为,两地虽远休戚同。
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事件,那么两地之间的和平就难以维系。这句话强调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。
- 古今事变无定论,难信捐之与扬雄。
古代和现代的事变无法定论,很难相信像扬雄这样的人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。这里的“捐之”指的是扬雄,他是汉朝的一位著名学者。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复杂性的感慨。
- 四州隅分各置守,琼台帅阃尤尊崇。
四个州(今海南岛)分别设有守备,而琼台(今海口市)更是特别重视。这句话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海南岛的重视程度。
- 高牙大纛拥方伯,鼓吹振响惊蛟龙。
军队高举军旗,吹响战鼓,震慑敌人。这句话描绘了军队的威武和强大。
- 汉家威名两伏波,卢丁以来几宗工。
汉朝的威名在南海一带无人能敌,从卢丁时期以来,海南岛的治理工作一直很出色。这句话表达了对海南岛历史的自豪感。
- 卫公精爽尚如生,妙语况有玉局翁。
卫国公(张岳)的精神仍然像生前一样,他的妙语连珠让人受益匪浅。这句话赞美了卫公的高尚品德和才华。
- 史君吏事素高了,明若古镜摩青铜。
史君在处理政务方面非常精通,他的智慧和公正如同一面古铜镜,让人敬仰。这句话表达了对史君的尊敬和信任。
- 叱驭行行不作难,平生惟仗信与忠。
驾驭马匹从不为难,我一生依靠的是诚信和忠诚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坚定信念。
- 布宣王灵万里外,益使向化来蛮賨。
宣扬朝廷的权威,让远方的民族归顺朝廷的统治,让他们更加向往和平。这句话强调了朝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