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栈天梯荡战尘,谁驱哨马满峨岷。
尽看乌犬为君子,谁问沙虫化小人。
鞑智岂应强兀术,蜀材正自欠吴璘。
细吟猛虎长蛇句,空对西风泪满巾。
注释:
石栈天梯荡战尘,谁驱哨马满峨岷。
石栈天梯荡战尘,是谁驱使哨马在峨岷(四川)间奔驰。
尽看乌犬为君子,谁问沙虫化小人。
那些被当作犬的乌犬,如今却成了君子;那些被当作沙虫的人,如今却成了小人。
鞑智岂应强兀术,蜀材正自欠吴璘。
蒙古人的智慧难道可以与西夏的兀术相比吗?蜀地的人才确实需要像吴璘那样的杰出人物来培养。
细吟猛虎长蛇句,空对西风泪满巾。
细细吟咏着猛虎长蛇之句,只能对着西风吹动的秋风泪水沾湿衣巾。
赏析:
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。诗人通过描写蜀道险峻和蜀地人才缺乏的现状,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思。
首联“石栈天梯荡战尘,谁驱哨马满峨岷。”描绘了古代蜀道的险峻,以及当时士兵在蜀道上驰骋的场景。诗人通过“荡战尘”这一形象,传达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。同时,“谁驱哨马满峨岷”一句,则揭示了当时蜀道上的交通状况,也暗含了当时蜀地人才的稀缺。
颔联“尽看乌犬为君子,谁问沙虫化小人。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人才匮乏的现实。诗人以乌犬、沙虫等比喻,指出那些原本被视为低贱、卑劣的人,如今却成为有才能的人,而那些曾经受人尊敬的人,现在却沦为卑贱、卑微的人。这种对比,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,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。
颈联“鞑智岂应强兀术,蜀材正自欠吴璘。”则是对前两联的总结和升华。诗人认为,虽然蒙古人的智慧或许在某些方面超过汉人,但这并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或民族优劣的标准。相反,蜀地的人才才是真正需要被重视和培养的。这里的“蜀材”,不仅指蜀地的才子,也包括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百姓。因此,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那些默默奉献、不求回报的人,而不是那些只知索取、不知奉献的人。
尾联“细吟猛虎长蛇句,空对西风泪满巾。”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。诗人在这里用“猛虎长蛇句”来形容自己的诗句,既体现了诗歌的力量,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无奈。最后一句“空对西风泪满巾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愤和失望之情。
这首诗通过对蜀道险峻的描述以及对人才匮乏现状的揭示,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身世经历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