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涯亭畔拥提屏,丹荔黄柑满去程。
皂盖却迎新别驾,碧幢应忆老先生。
象蹄印雨归蛮国,鲸鬣掀潮撼海城。
曾是乡贤分守处,试寻醉石共题名。
【注】:
天涯亭:古亭名,位于广州。刘叔治:刘叔治是当时广州知府刘宗玉的字。兼守事:刘宗玉兼任钦州知州,也就是钦州的知府。
皂盖:古代官员所乘的黑色轿车。却迎新别驾:却,表示送别之意;迎,表示欢迎之意。新别驾,指新任的官员。
象蹄印雨归蛮国:象蹄印,指大象在雨中行走时留下的足迹;蛮国,泛指南方国家,这里指的是广西。
鲸鬣掀潮撼海城:鲸鬣,即鲸鱼的背脊,此处形容海浪。撼,摇动。海城,指海边的城市。
乡贤分守处:指曾经有位贤人在这里担任过地方官的地方。
赏析:
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,诗人刘宗玉在送别刘叔治的时候,感慨于两人分别的背景,写下了这首诗。
首句“天涯亭畔拥提屏”,描绘出一幅送别的场景。天涯亭,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,象征着离别之地。提屏,即提梁画屏,是一种装饰品,用来遮挡阳光,防止日晒。诗人通过这个细节,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之地的感受。
次句“丹荔黄柑满去程”,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致。丹荔和黄柑都是广东的特产,这里的荔枝和橘子都成熟了,挂满了枝头。诗人用这些果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,既表现了对离别的不舍,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。
第三句“皂盖却迎新别驾,碧幢应忆老先生”,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。这句中的“却迎新”和“应忆”都表示了一种期待之情。而“皂盖”和“碧幢”则是指官员的车辆和仪仗队,这里用来比喻友人的身份。最后一句“曾是乡贤分守处”,则是诗人对友人过去的赞美和怀念。
第四句“象蹄印雨归蛮国,鲸鬣掀潮撼海城”,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。象蹄印和鲸鬣掀潮都是形容海浪汹涌的景象,这里用来比喻别离之苦。而“蛮国”则指的是南疆之地,这里的海水汹涌澎湃,如同海浪一样。
第五句“曾是乡贤分守处”,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。这句中的“曾”表示曾经,“乡贤”则是指有德行的人,“分守处”则是指曾经担任过的地方官的位置。
尾联两句“试寻醉石共题名,醉眼笑看江山改”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。这里提到了“醉石”和“醉眼笑看江山改”,这两个意象都与饮酒有关。其中“醉石”可能指的是一种石头形状像酒壶的石头,用来盛酒或者作为饮酒的工具。而“醉眼笑看江山改”则是说饮酒之后,诗人看到了美丽的风景,心情愉快地欣赏着。
这首诗以离别为背景,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,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。同时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