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君无地种江蓠,看了衡山看九疑。
客路不堪还话别,侯门何处可题诗。
吟青罗带行离岸,唱白铜鞮过习池。
呼酒试浇征马足,绣台油幕有相知。

诗句解析:

  1. “送骆丞谒襄帅广西宪”:这是诗的起首句,描述了骆丞(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)前往谒见某位在广西任职的高级官员(“襄帅广西宪”)。这里的“谒”意味着拜访,“襄帅”指的是地方长官。

  2. “知君无地种江蓠”:此句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同情。“知君”表示了解或认识你,“江蓠”是一种植物,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。这句可能暗指骆丞虽身居高位,但内心或许并不真正满足于现状,渴望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。

  3. “看了衡山看九疑”:这里的“衡山”和“九疑”都位于中国南方,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。两句可能是对友人的祝愿,希望他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,就像观看美丽的山水一样令人心旷神怡。同时,也可能是表达诗人自己对友人的羡慕之情,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机会欣赏到如此美景。

  4. “客路不堪还话别”:这里“客路”指的是旅途中的道路,“不堪”意味着难以承受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,以及对自己不能陪伴左右的遗憾。

  5. “侯门何处可题诗”:这句反映了官场的封闭性,指出即使身处高位,也很难有机会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。这可能是对当时官场文化的一种批判。

  6. “吟青罗带行离岸”:描述了骆丞在旅途中的情景,“吟”指的是吟咏、歌唱,“青罗带”是一种头饰,“行离岸”则描绘了其行走的场景。这一句可能是骆丞旅途中的即兴之作,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。

  7. “唱白铜鞮过习池”:与前一句类似,这句也是描述骆丞在旅途中的活动。“唱”可能指的是演唱歌曲,而“白铜鞮”和“习池”都是具体的地名或场所。

  8. “呼酒试浇征马足”:这句描写了骆丞为即将出发的马匹准备酒水的情景,“试浇”可能是指给马匹解乏,“征马足”则暗示了骆丞即将出征或远行。

  9. “绣台油幕有相知”:这句话可能指的是在某个装饰华丽的地方,骆丞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“绣台油幕”是形容这个地方的富丽堂皇,“相知”则说明他们之间有很好的交往。

译文:
送走骆丞去拜访广西一位高官,
你无处栽种江蓠自得其乐,
看见衡山又看见九疑心生羡慕;
你的旅途艰辛让人心疼,
侯门深锁难有诗作传颂。
你在旅途中吟唱着青色的罗带,
走过习池边唱着白铜鞮的歌。
为你斟满美酒以慰劳远征的马匹,
你在那里遇见了知己共话桑麻。

赏析:
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,生动地描绘了骆丞赴任广西途中的经历和他的心态变化。从对友人的关心到对其旅途的感慨,再到对他的前途的祝福,诗人通过这些丰富的意象和情感,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无奈。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文人生活的喜爱,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