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佐元戎洗绿林,此翁何止擅诗声。
久辞骠骑寻瓢饮,谁引鸣驺聒耦耕。
厚礼正罗温处士,浮名还污阮先生。
衡茅那识丝纶美,尚拟升堂结社盟。
注释:
- 曾佐元戎洗绿林:曾辅佐军队清除绿林贼寇。
- 此翁何止擅诗声:这个老头不仅仅擅长诗歌声名远扬。
- 久辞骠骑寻瓢饮:长久的告别了骠骑将军,寻找瓢饮生活。
- 谁引鸣驺聒耦耕:是谁引领鸣驺(马)的声音打扰了耦耕(两个农民共同耕作)的生活?
- 厚礼正罗温处士:给予丰厚的礼物来邀请温处士。
- 浮名还污阮先生:虚浮的名声玷污了阮先生。
- 衡茅那识丝纶美:衡茅怎能认识丝线的美丽。
- 尚拟升堂结社盟:仍然打算登堂入室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赏析:
《题许介之誉文堂》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。这首诗是李洞为许介之赞誉他的文堂而作,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。全诗以“誉”字为线索,从赞美友人的才华、品德和友情,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待,层层深入,情感真挚。
首联“曾佐元戎洗绿林,此翁何止擅诗声”,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共同参与平定绿林贼寇的经历,赞美了其卓越的才能和声望。这里用“曾佐元戎”来形容友人过去在军队中的卓越表现,用“洗绿林”暗示了他曾经参与的战斗,表现出他对友人过去的敬佩和赞扬。同时,通过“此翁何止擅诗声”这一表述,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诗歌领域的卓越成就。
颔联“久辞骠骑寻瓢饮,谁引鸣驺聒耦耕”,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隐居山林的日子,表达了对他追求自然、远离世俗生活的向往。这里的“久辞骠骑”指的是与友人一起辞去官职,过上隐居的生活;“寻瓢饮”则描绘了他们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,享受着田园之乐;“谁引鸣驺聒耦耕”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隐居生活被外界打扰的情景。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过去隐居生活的赞赏,也反映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。
颈联“厚礼正罗温处士,浮名还污阮先生”,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。在这里,他提到“正罗”是指赠送礼物,而“温处士”则指代友人的名字。诗人用“厚礼”来称赞友人的慷慨大方,用“浮名”来指代那些虚幻的声誉和地位,用“污阮先生”来形容这些浮名对于真正有才德的人的玷污。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,也揭示了社会对于虚名的追求和对真才实学的忽视。
尾联“衡茅那识丝纶美,尚拟升堂结社盟”,诗人用“衡茅”来形容简陋的居所,表示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。他感叹自己无法理解丝线之美,暗喻自己的学识和才能无法与友人相比。同时,“尚拟升堂结社盟”表达了他对与友人结交、共同进步的期望和愿望,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。
《题许介之誉文堂》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、品德和友情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,也展示了他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才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