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流翠竹接仙扃,灵菜丹虬拱上真。
拟就玄翁分半榻,闲听秋雨守庚申。

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:

  1. 沧流翠竹接仙扃,灵菜丹虬拱上真。
  • “沧流”可能指的是一种清澈流动的水,这里用作比喻,表示延真道院的清幽环境。
  • “翠竹”指的是青翠的竹子,常用来象征高洁和坚韧。
  • “仙扃”指的是神仙居住的门或门扉,暗示这个地方与神仙有关。
  • “灵菜”可能是指具有特殊功效的植物,这里的”灵菜”可能是对某种珍贵药材或者珍稀植物的代称。
  • “丹虬”指的是龙的一种形态,常与祥瑞和力量联系在一起。
  • “拱”在这里是形容物体围绕、环绕的动作,表明这些生物(如龙)围绕着某个中心(如“上真”)。
  1. 拟就玄翁分半榻,闲听秋雨守庚申。
  • “玄翁”指的是年老有学问的人,这里可能指的是道院中的一位长者。
  • “分半榻”中的“分”字可能有两层含义,一是为了平等地分享空间,二是可能意味着分享道院中的一部分资源或空间。
  • “守庚申”中的“庚申”是干支纪年的一个年份,这里指代特定的时间点。
  • “闲听秋雨”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,秋雨绵绵,诗人在道院中悠闲地聆听雨声,享受这份宁静与平和。

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:
在延真道院,我看到了苍翠的竹林连接着神仙的门户,而灵菜和丹虬则环绕在上真周围。我在这里想要与玄翁平分半榻的空间,安静地聆听着秋天的雨声,守护着庚申年。

对于关键词加上注释后,赏析如下:
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延真道院的独特风貌和宁静氛围。首句“沧流翠竹接仙扃”,以“沧流”喻指清澈的流水,既形容了院内环境的清新自然,又隐喻了道院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接着以“灵菜丹虬拱上真”进一步描绘院中景致,其中“灵菜”和“丹虬”皆为珍贵之物,它们环绕着“上真”,既表现了道院中仙人的尊贵地位,也暗示了道院环境的神圣与庄重。此外,“拟就玄翁分半榻”一句,透露出诗人对于与长者共享生活空间的喜爱,体现了诗人追求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,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