阑干十二独凭春。晴碧远连云。千里万里,二月三月,行色苦愁人。

谢家池上,江淹浦畔,吟魄与离魂。那堪疏雨滴黄昏。更特地,忆王孙。

诗句释义

  1. 阑干十二独凭春。 这句话意味着诗人独自站在栏杆上,凝视着春天的景象,表现出他孤独的情感。”阑干”指的是栏杆。”十二”可能表示栏杆的数目,也可能是对时间的描绘,指春天的某一时刻。

  2. 晴碧远连云。 描述了天空晴朗,绿色的天空与遥远的云朵相接。”晴碧”指的是晴朗而明亮的碧空。

  3. 千里万里,二月三月,行色苦愁人。 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旅途的忧愁和思念。”千里万里”强调了旅程的遥远,”二月三月”则可能是对旅行时间的描写,”行色苦愁人”直接表达了因为旅途而感到的忧愁。

  4. 谢家池上,江淹浦畔,吟魄与离魂。 这里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:谢家(谢安)和江淹。他们分别在谢家的池边和江淹的浦畔,暗示了诗人可能在这些地方遇到了令他感伤的人或事。”吟魄与离魂”形容诗人内心的哀愁。

  5. 那堪疏雨滴黄昏。 诗人难以忍受傍晚时分的细雨,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下,为这悲伤的一天增添了几分凄凉。

  6. 更特地,忆王孙。 “更特地”意味着这种情感更加强烈或者突出,”王孙”可能是指一位名叫王孙的亲人或朋友,诗人特意回忆起这个人,可能是因为他/她与自己有着特殊的感情或记忆。

译文

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眺望春天,天空晴朗,碧绿的颜色远远地与云端相连。在千里万里之外,二月三月的旅途中,我的心情因行色匆匆而感到忧愁。谢家池边,江淹浦畔,我的思绪如同离魂一般飘荡。在这黄昏时分,我更难以忍受细雨洒落的凄凉,不禁怀念起那位名叫王孙的亲人或朋友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在春天里独自面对远方旅途时的忧愁和思念。诗中的“十二”可能象征栏杆的数目,或是时间的流逝,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心情;“晴碧远连云”描绘了壮阔的天空景象,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心灵的震撼;“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”表达了诗人因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深切忧伤;“谢家池上”和“江淹浦畔”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人物和场景,增添了故事性;“吟魄与离魂”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不舍;最后,“更特地”和“忆王孙”则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。整体上,这首诗以其深情而富有层次的语言,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在特定季节、地点和情绪下的内心世界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