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寸良畴人共有,能耕能敛几人知。
坦平非有山河界,存养何殊雨露滋。
盍剖藩篱忘彼我,却明畦畛别公私。
尽多阴骘于中种,播穫当为百世菑。

这首诗是给乡人作的赋,通过描述心田的耕种、养护和收获的过程,表达了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独特见解,以及对乡人的祝福。

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:

  1. 方寸良畴人共有,能耕能敛几人知。
  • “方寸良畴” 指的是心中的理想之地,也就是心田。”方寸” 是指内心,”良畴” 则指肥沃的土地,比喻心田如沃土。
  • “能耕能敛” 表示有心耕耘,有心想收成。
  • “几人知” 则是问有多少人理解这种付出与收获的关系。
  1. 坦平非有山河界,存养何殊雨露滋。
  • “坦平” 在这里意味着开阔平坦,没有界限。
  • “何殊” 表示相似或相同。
  • “雨露滋” 指的是像雨露一样滋润和滋养,比喻养育之恩。
  1. 盍剖藩篱忘彼我,却明畦畛别公私。
  • “盍” 是何不的意思。”藩篱” 是比喻,用来指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界限。
  • “彼我” 指的是彼此之间的区分。
  • “却明” 意为清楚明了。
  • “畦畛” 指的是田间的分界线。”别公私” 则是指分辨私人和公众之间的差别。
  1. 尽多阴骘于中种,播穫当为百世菑。
  • “阴骘” 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福泽或好处。
  • “中种” 指的是内心深处的修养和积德。
  • “播穫” 是指播种希望,收获成果。
  • “百世菑” 指的是长远的影响或福泽。

赏析:
这首诗通过对心田的比喻,传达了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。诗中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,即每个人都能在心中拥有一块肥沃的土地,用心耕种,用爱养护,最终收获的是百世的福祉。这种理想的描绘,既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,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思考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启发性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