恺悌而爱人,恭俭以持己。
府库有馀财,勿忍为己费。
田租奉公上,屡至为民赐。
不肯私嬖臣,以存大臣体。
不敢私贵戚,以贻天下议。
澹乎无嗜好,绝不尚功利。
断刑岁数百,烟火绵万里。
礼乐虽未遑,亦足为善治。
洪惟庆历君,盛德概相类。
爰立俱名臣,后元则无是。

【注释】

汉文帝:指西汉的汉文帝刘恒。

恺悌(kǎi zhì):和善而宽厚。

爱人:爱护人民。

恭俭以持己:谦虚谨慎,节俭自律。

府库有馀财:仓库里还有剩余财物。

奉公上:供奉给国家。

民赐:赏赐百姓。

嬖(bèi)臣:宠信之臣,即宠臣。

贵戚:尊贵的亲戚。

澹乎无嗜好:淡泊名利,没有特别的爱好与追求。

断刑岁数百:每年处决罪犯数百人。

烟火绵万里:指刑法严酷,连年不断杀人,致使千里之内烟雾弥漫。

礼乐虽未遑:虽忙于政务,但还没有专门从事礼乐教化之事。

洪惟庆历君:只有像汉仁宗那样英明的君主才能开创盛世。

盛德概相类:英明的德行可以互相效仿。

俱名臣:都成为名臣。

后元:继位者。

【赏析】

此诗是一首颂扬汉文帝的诗。诗人通过对汉文帝的描绘,赞扬了他的仁爱、节俭、不私近幸等美德。全诗结构谨严,层次分明,首尾呼应,语言流畅,富有节奏感。

首联点明题旨:“汉文帝”三字开篇点出主题。“恺悌而爱人”“恭俭以持己”二句总写其为人。“恺悌”“恭俭”是汉文帝的主要美德,也是当时人们所推崇的美德之一,这为下面具体描写汉文帝的言行作了铺垫。

颔联两句进一步刻画汉文帝的美德。“府库有馀财,勿忍为己费”,意思是说,国家的府库中还有多余的财物,不能贪图享受,为自己使用;“田租奉公上,屡至为民赐”,意思是说,征收的田租都要用于供奉给皇上,甚至多次赏赐给老百姓。这两句话表现了汉文帝的节俭和仁爱之心。

颈联两句进一步刻画汉文帝的美德。“不肯私嬖臣,以存大臣体”,意思是说,他不愿偏袒宠信的大臣,保持大臣的地位;“不敢私贵戚,以贻天下议”,意思是说,他不愿偏私皇亲国戚,以免引起天下人的议论。这两句表现了汉文帝的正直和公正之心。

以上四句是对汉文帝的概括性叙述,下面四句则是具体描写汉文帝的政绩。从“断刑岁数百,烟火绵万里”一句中可以看出,汉文帝在任期间,实行了严格的刑罚政策,使社会安定。然而由于刑法过于残酷,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,甚至造成了烟瘴弥漫的现象。

最后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汉文帝的美德。“澹乎无嗜好,绝不尚功利”,意思是说他淡泊名利,不追求功利;“断刑岁数百,烟火绵万里”,意思是说,虽然刑罚严厉,但由于他注重法制,所以社会安定,人民安居乐业;“礼乐虽未遑”,意思是说他虽然忙于政务,但没有专攻礼乐教育之事,但即便如此,他的善治之功仍然是值得称道的。

尾联两句则再次歌颂了汉文帝的美德。“洪惟庆历君,盛德概相类”,意思是说他只有像汉仁宗这样英明的君主才称得上盛世之君;“爰立俱名臣,后元则无是”,意思是说,在他身边都有一些名臣辅佐,而继位者就不能再有这样的人才了。这两句既是对汉文帝的赞颂,又是对后来继位者的告诫,意在提醒继位者要继承发扬汉文帝的美德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