勋华相授受,谟典所具述。
其要在厥中,精一而允执。
惟诚乃能精,惟诚乃能一。
是以无党偏,是以臻正直。
三代所共守,百世不可易。
伯者假仁义,战国尚诈力。
汉唐非无君,文为事矫饰。
其能粹而王,一指不可屈。
所以无善治,循袭至今日。
纯诚而不杂,惟皇斯立极。
敛敷锡庶民,懋建昭大德。
治欲往古如,舍此他无术。

诗句

1 君道 - 指君主的统治之道。

  1. 勋华相授受 - 功勋与荣耀相互传承。
  2. 谟典所具述 - 国家大政方针和典章制度都有详细记载。
  3. 其要在厥中 - 它的根本在于其核心理念。
  4. 精一而允执 - 追求精确,坚持真理。
  5. 惟诚乃能精 - 只有真诚才能做到精确。
  6. 是以无党偏 - 因此没有偏颇,没有私心。
  7. 是以臻正直 - 因此达到正直无私的境界。
  8. 三代所共守 - 古代的夏、商、周三代都是共同遵循的原则。
  9. 百世不可易 - 这种原则是永恒的,不容易改变。
  10. 伯者假仁义 - 霸主们虽然崇尚仁义,但往往带有个人利益。
  11. 战国尚诈力 - 在战国时期,各国更注重实力和权谋。
  12. 汉唐非无君 - 尽管汉朝和唐朝并非没有国君,但他们也经常被批评为文治不足。
  13. 文为事矫饰 - 文化和政治有时为了掩饰真相而进行修饰。
  14. 其能粹而王 - 这样的统治者能够纯粹而强大。
  15. 一指不可屈 - 他们的意志坚定,不容置疑。
  16. 所以无善治 - 因此无法实现良好的治理。
  17. 循袭至今日 - 这种不良的政治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  18. 纯诚而不杂 - 只有纯粹的真诚,没有其他杂质。
  19. 惟皇斯立极 - 只有皇帝才能确立根本。
  20. 敛敷锡庶民 - 收集并施予百姓福祉。
  21. 懋建昭大德 - 努力弘扬伟大的道德。
  22. 治欲往古如 - 治理国家希望像古人一样。
  23. 舍此他无术 - 除此以外别无良策。

译文

君王之道:功绩显赫的人将他们的智慧和谋略传授给后代,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典章制度都有详细记录,其核心在于一个中心思想,即追求精确与坚持真理。只有真诚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。因此我们不应有任何偏私,这样才能达到正直无私的境界。古代的夏、商、周三代都是共同遵循的原则,这些原则是永恒的,不容易改变,霸主虽崇尚仁义,但往往带有个人的利益。战国时期,各国更注重实力和权谋,汉代和唐朝虽有国君,但文化和政治有时为了掩饰真相而进行修饰,他们能够纯粹而强大,意志坚定,不容置疑。因此无法实现良好的治理,这种不良的政治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。只有纯粹的真诚,没有其他杂质,只有皇帝才能确立根本。我们努力弘扬伟大的道德,治理国家希望像古人一样,除此以外别无良策。

注释

  • 君道: 指统治国家的方法或道理。
  • 勋华相授受: 功勋和荣誉代代相传。
  • 谟典所具述: 国家的重大政策和法规都被详尽记录下来。
  • 惟诚乃能精: 只有真诚才能做到精细。
  • 纯诚而不杂: 保持纯净的真诚,不掺杂其他元素。
  • 纯诚而不杂: 保持纯净的真诚,不掺杂其他元素。
  • 惟皇斯立极: 只有皇帝才能确立根本。
  • 治欲往古如: 治国方法希望能像古人那样。
  • 舍此他无术: 除了这个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赞颂“君道”这一主题,强调了真诚、公正、纯粹和坚定等价值观的重要性。诗中的“君道”不仅仅是指君主的统治,更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方式,强调以诚为本,追求公正和真理,反对偏私和权谋。这种理想化的治国理念对于任何时代的统治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,它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,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。

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的夏、商、周三代以及汉代和唐代的历史背景,说明这种“君道”是跨越时间的,具有普适性的价值。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时期的描述,展示了这种理想的治国理念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适用性和重要性,强调了这种理念的永恒性和普遍性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