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不怜我老且贫,荒径不可酬华春。
遂令东里互邀致,借之双圃娱芳辰。
痴云酿雨雨旋止,霁日含辉更清美。
花间尽晷得盘桓,但费东君为料理。
归来未久檐溜倾,乃信造物真有情。
十分淑景一分在,但愿从此天开明。
一方一曲春有限,芳菲未足舒老眼。
扁舟远欲逐清华,锦绣山川穷胜赏。
维此林峦地虽窄,耸秀流芳亦不恶。
安得良友相追随,步屧生香遍行乐。
只恐囊无贺老诗,不愁屐费阮生蜡。

【解析】

本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,表达了诗人在山行途中的所见、所想、所感。

“天不怜我老且贫,荒径不可酬华春”的意思是:上天不可怜我年老又贫穷,荒废的小路上无法报答春天的美好。“天不怜”、“荒径”等词语都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。

“遂令东里互邀致,借之双圃娱芳辰。”意思是:于是让我邀请朋友们一起来赏花,在两处庭院中游玩。“东里”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(洛阳),“双圃”则指的是诗人在东里所建的两个花园。

“痴云酿雨雨旋止,霁日含辉更清美。”意思是:痴心的云儿酿造了雨水,雨水一停就消失了;晴朗的太阳照耀着大地,更加美好。这里的“痴云”、“酿雨”、“霁日”等词语都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画面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

【答案】

译文:

上天并不怜悯我年纪大了又很贫穷,荒芜的小道无法报答春天的美好。于是我让朋友邀请来共赏花,在两个花园游玩。那些痴心的云儿酿造了雨水,雨一停止就消逝了;晴朗的太阳照耀着大地,更加美好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诗人在山行途中的所见、所想、所感。诗的前六句写诗人在山行途中的所见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

第一二句:“天不怜我老且贫,荒径不可酬华春。”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。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。

第三四句:“遂令东里互邀致,借之双圃娱芳辰。”这是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。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,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。

第五六句:“痴云酿雨雨旋止,霁日含辉更清美。”这是诗人对天空变化的观察。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。

最后两句:“花间尽晷得盘桓,但费东君为料理。”“晷”指日光,这里泛指时间。“东君”指春光,这里指大自然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珍惜之情。

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,表达了诗人在山行途中的所见、所想、所感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