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君与我同襟期,延致屋宅西南维。
涵濡雨露岁未半,柯叶深茂华而滋。
恍疑神士萃庭宇,旌𣄛羽盖纷交驰。
非筝非竽发天籁,不湍不濑含风漪。
绿光到眼冰雪泼,顿令六月无炎威。
何须挹爽置象簟,不假去热施龙皮。
挺然直节异凡植,四时不改琳琅姿。
翛然雅致涤万虑,一尘不染珊瑚枝。
明蟾写真银散彩,腾乌弄影金流辉。
千林剥落气愈劲,更好雪压并霜攲。
无山无水自幽胜,雨天霁景俱相宜。
方嗟此地翳草莽,幻出臭腐为神奇。
恨无与可图作幛,消得坡老模成诗。
中虚而静有隐德,妙气独有予心知。
年今七十诸妄屏,久压花本芳菲菲。
缔交惟汝与松杓,啸风吟月相追随。
愿言栖凤同作伴,慎勿化龙随所之。
武公勋业我所愧,犹觊老寿几耆颐。
此诗是一首赞美竹子的佳作。诗人以竹为比,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的看法。
全诗共八句,每四句一组。从“此君与我同襟期”开始,到“四时不改琳琅姿”结束。
第一组(首二句):诗人自述与竹子有着相同的志趣、品格和追求。他赞赏竹子的品格高雅,坚韧不拔,能够经受住风雨的洗礼。
第二组(三、四、五句):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。竹子在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,枝叶繁茂,花朵盛开,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。
第三组(六、七、八句):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。他认为人生就像竹子一样,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茁壮成长,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才能保持其纯洁和美丽。他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,不受外界干扰,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和风格。
第四组(九、十、十一句):描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。竹子虽然生长在山野之中,但却能够保持自己的清香和美丽,不被世俗所污染。诗人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,值得人们学习。
第五组(十二、十三、十四句):描绘了竹子的神奇之处。竹子能够吸收阳光和雨水,转化为生命的力量;还能够散发出清新的气息,净化空气。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拥有这种神奇的能力,只能借助于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第六组(十五、十六、十七句):诗人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。他赞美竹子的美丽,欣赏它的坚韧和高洁,希望能够与它结为知己。同时,他也告诫自己不要变成龙而去追求权力和地位。
第七组(十八、十九、二十句):诗人回顾了自己与竹子交往的历史。他与竹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。他期待着未来能够继续与竹子相伴,共同度过更多的岁月。
第八组(二十一至二十八句):描述了与竹子有关的自然景观。诗人描绘了竹林中的景致,包括树木、溪流、瀑布等。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
第九组(二十九、三十、三十一句):诗人表达了对武公的敬仰之情。他称赞武公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自己却感到惭愧。他还希望自己能够像武公一样长寿,享受晚年的宁静时光。
第十组(三十二、三十二、三十三句):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。他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,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;也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美的诗歌,留给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