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是收枰敛手时,更堪拈起著残棋。
露盘不解相如渴,桃实难充曼倩饥。
吾末如何真已矣,是知不可复为之。
令人长愧商山叟,四海清夷只茹芝。
【注释】
金陵:今南京市。陈月:即中秋的月光,这里借指中秋佳节。观同年:观赏同乡的友人。三首:指《江上逢故人》一诗和两首《咏怀》诗。《江上》诗中“吾未如何真已矣”一句,为这首诗题旨所在。商山叟:指汉初名士商山四皓。相传四人在秦末隐居商山,采薇而食,不仕。
【赏析】
诗人在中秋节赏月之际,怀念起多年未见的同乡故交,感慨颇多,于是写了这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感怀。
首句中的“已是”,表明了诗人对与朋友分别的时间感到无奈;“收枰敛手”形容诗人收起棋盘,表示不再下棋了,这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,又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。
颔联两句以典出典,用汉代司马相如的《子虚赋》、扬雄的《甘泉赋》中的典故,说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。司马相如曾因写《子虚赋》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,扬雄也曾因此而受到皇帝的重用。然而,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,而是选择了远离世俗的隐逸生活。
颈联两句则以商山四皓为例,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轻的态度。商山四皓是西汉时期的四位隐士,他们在秦朝灭亡后,选择隐居在商山上,过着清苦的生活。他们的选择体现了他们对名利看轻的态度,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。
尾联两句则通过商山四皓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恶之情。商山四皓虽然有着高远的志向,但最终却没有能够进入官场。相反,他们却选择了离开官场,过上了隐逸的生活。这种反差更加凸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恶之情,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。
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追忆,以及对名利看轻和官场厌恶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。同时,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,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心灵触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