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绕屋竹参天,曾向湖西住五年。
回首但馀葵麦在,古今何必更桑田。
【注释】
四首:此诗共四首。百花洲:即百花洲,在杭州西湖中,因有花石纲遗物而著名。桃花:指花石纲遗物,即“红绫”。
屋:指花石纲。竹参天:指柳宗元贬谪永州时,所居地柳柳州的景色。柳宗元曾自比为“野马”,故以“屋”喻人。
湖西:指湘江,即柳子厚流放之地。柳宗元曾作《湘中记》,自比湘水。
五年:唐贞元九年(793),唐德宗下诏赦免天下囚徒罪以下者,令各还家。柳宗元被贬至永州,是年春到任。至大历七年(772)春,始量移柳州刺史(今广西柳州)。此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。
葵麦:泛指禾谷类庄稼。
桑田:神话传说,说世界本无有,盘古氏开天辟地以来,经历了一万八千年,变成桑、谷等树木、草木之类,然后又变成山丘、河流、道路、城郭等。后来,人们常用它比喻世事变化。
【赏析】
这首七绝,借桃花绕屋竹参天的景物描写,抒写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变迁无常的感慨,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开头二句“桃花绕屋竹参天,曾向湖西住五年。”意思是说,桃花环绕着屋子,高大的竹子参天耸立。这两句诗,点明了桃花、竹子与自己的密切关系。“桃花绕屋”暗示了诗人的住处环境。“竹参天”则表明了诗人的居处之高。“曾向湖西住五年”,则说明诗人曾在这个地方生活过五年。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的居处环境,又写出了自己在此居住的时间,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眷恋之情。
三、四句“回首但馀葵麦在,古今何必更桑田。”“回首”二字承上启下,由回忆过去转到眼前现实,再由现实中回到历史。“但馀葵麦在”,是说回头望去,只见到那曾经茂盛的庄稼只剩下几根葵麦了。“葵麦”即葵菜和小麦,这里代指庄稼。“馀”字在这里是“仅存”、“剩下”的意思。“古今何必更桑田”,是说古今之间又有何差别呢?何必还要重新经历一次从沧海到桑田的变化呢?这里的“何须”二字,是反问,表示诗人对这种变化的不屑一顾,对世事变迁的漠然置之。
通过对桃花、竹子、麦子的描写,以及诗人对自己居处的回顾和感慨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人生变迁无常的无奈。全诗语言朴素、含蓄,意境深远、耐人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