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沛布衣吴芮客,回首咸秦坐悽恻。漫随霸楚西道迁,未甘汉地山河窄。
随身三尺青龙子,曾断当涂素灵死。手提岩上试秋水,大石迎风开披靡。
东归欲整堂堂阵,吴儿未足劳馀刃。炎灵天启定中原,大言成事人方信。
君不见不侯飞将能射虎,误中他山犹饮羽。
汉高帝试剑石
丰沛布衣吴芮客,回首咸秦坐凄恻。
漫随霸楚西道迁,未甘汉地山河窄。
随身三尺青龙子,曾断当涂素灵死。
手提岩上试秋水,大石迎风开披靡。
东归欲整堂堂阵,吴儿未足劳馀刃。
炎灵天启定中原,大言成事人方信。
君不见不侯飞将能射虎,误中他山犹饮羽。
注释与赏析
1. 丰沛布衣吴芮客:指东汉初年名将吴芮,因丰沛起兵反王莽,后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。
2. 回首咸秦坐凄恻:回首过去咸宁年间(公元前279年至前251年)的秦国,感到内心凄凉。咸秦,指的是咸宁年间的秦朝,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和汉朝的开始。
3. 漫随霸楚西道迁:随着项羽率领的楚军向西迁徙。霸楚,指的是楚国的强大势力;“西道”,表示向西的道路或地区。这里的“迁”字表明了吴芮的随军行为,即跟随项羽的军队向西移动。
4. 未甘汉地山河窄:虽然对汉地(指后来的汉朝统治区域)的山河感到满足,但心中仍有不甘。这句话体现了吴芮对统一天下的渴望和对战争结果的期待。
5. 随身三尺青龙子:随身携带一把三尺长的青龙剑。青龙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宝剑名,此处可能用以象征其军事才能或身份地位。
6. 曾断当涂素灵死:在一次战斗中,用青龙剑斩断了一位神灵的尸体。当涂,古地名,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;素灵,泛指神灵或者精神力量。这句话描述了吴芮英勇无畏的战斗经历,显示了他非凡的武艺。
7. 手提岩上试秋水:手持青龙剑在岩石上试验,仿佛是在秋水中游泳。这个动作描绘了吴芮在战场上的豪迈与英勇。
8. 大石迎风开披靡:一块巨大的石头在风吹动下裂开,如同被打败一样。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吴芮军队的战斗力,以及他在战场中如神兵般的威力。
9. 东归欲整堂堂阵:准备返回故乡整顿军队。堂堂,形容整齐、壮观的样子。这句话反映了吴芮对自己未来军事行动的期望和决心。
10. 吴儿未足劳馀刃:认为手下士兵已经足够完成使命,无需再使用自己的刀刃。这里的“吴儿”很可能是指吴芮麾下的士兵,而“余刃”则指剩余的武器或兵力。这句话表达了吴芮对部下的自信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谦虚。
11. 炎灵天启定中原:认为上天的启示已经到来,决定要平定中原,即中国大地。这句话展现了吴芮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及对天命的尊重。
12. 大言成事人方信:坚信自己的话会成为事实,别人才会相信。这句话体现了吴芮对自己能力和信念的坚定,以及他对于实现目标的信心。
13. 君不见不侯飞将能射虎: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古代的英雄项羽吗?项羽以骁勇善战著称,曾单骑救主,力斩宋义,并以其勇猛和智慧在战场上留下了传奇色彩。
14. 误中他山犹饮羽:即使误伤了别的山中的野兽也能喝到它的鲜血。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项羽英勇事迹的赞美,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历史情境的讽刺。
译文
丰沛之民吴芮客,回望咸秦时令人心生凄凉。随霸王项羽西去征战,心中不甘汉地狭窄。随身携带三尺青龙剑,曾在当涂斩断神灵之死。手持岩石试秋风,巨石受风破仍披靡。东归欲重整战旗,吴儿已足无须再挥刀。天命显昭定中原,英雄之言终让人信服。
赏析
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,生动地描绘了吴芮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。诗中不仅表达了吴芮对历史的见证,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展望和自我期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