轩槛前临一水湄,此亭谁见独游时。
春风坐处无人伴,秋月行来有影随。
文酒等闲辜会友,溪山赢得自裁诗。
城东老屋今仍旧,当日高踪孰可追。

【解析】

此诗为七律,是诗人在游亭时所写。首联写景;颔联抒情;颈联议论;尾联抒情。全诗结构严谨,层次分明,意境优美,情感深沉。

“轩槛前临一水湄”,轩槛,指栏杆。前临,面对。一水湄,即水边、水畔。这两句说:轩廊的围栏前面对着清波碧水,此亭是谁看到的只有自己独自游玩的时候?“文惠公独游亭”,点明游亭的主旨——独。“独”字突出了亭子孤高的特点,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之感。

“春风坐处无人伴”,春风,春天的风。这两句说:我坐在春风里没人陪伴。“春风坐处”,即坐在春风中,“无人伴”,说明没有人来陪伴自己,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之情。

“秋月行来有影随”,秋月,秋天的月亮。这两句说:我走的时候月亮跟着我的影子一起移动。“有影随”,指影子跟随着人移动。“秋月行来”,指行走在月光下。“有影随”,即影子跟随。“秋月”与“有影随”相互映衬,更显出诗人行走时的孤独寂寞。

“文酒等闲辜会友”,“文酒”即美酒佳肴。这两句说:我常常以文酒招待朋友,不以为意。“文酒”是文人雅士的常备之物,用来招待朋友,表示自己的好客和对友谊的重视,但“等闲辜会友”,即认为没有必要郑重其事地招待朋友,表现诗人的淡泊名利、超然物外之情。

“溪山赢得自裁诗”,“溪山”指山水,“自裁诗”,即随意吟咏诗句。这两句说:我因观赏山水而自创诗歌。“赢得”指因此得到。“溪山”与“自裁诗”相互映衬,写出诗人因观赏山水而得到灵感,创作新诗,表现了诗人的热爱自然和追求艺术情趣之情。

“城东老屋今仍旧,当日高踪孰可追”,城东老屋,指作者当年居住的地方。这两句说:如今城东的老屋仍然保留着,但当年我志向远大、抱负不凡的身影已不复存在,谁还能追随得上呢?“城东老屋”,指作者当年居住的地方。“旧屋”,指作者当年居住的老屋。“仍”,依然,依旧,仍然。“旧屋”与“仍”相互映衬,表现出岁月沧桑,人事变迁。“高踪”,犹高志。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。

【赏析】

这是一首题画诗。诗的首句写亭子的位置,次句写亭子的景色,三句写亭子的幽趣,四句写亭子的环境,五句写亭子的氛围,六句写亭子的情怀,最后两句抒写亭子的情感。

首联写亭子的位置:轩槛前临一水湄,此亭谁见独游时?轩槛,即轩栏,指轩廊的栏杆。水湄,指水边的岸边。这句说:轩栏前的水边,就是我所见到的这个亭子。“水湄”二字写出了这个亭子在水边的特点。“此亭”,指的是这个亭子。“谁见”,即谁看见。“独游时”,即一个人游玩的时候。这一句交代了诗人游亭的时间和目的。

颔联抒情:春风坐处无人伴,秋月行来有影随。春风,指春天的风。这两句说:我坐在春风里没人陪伴。“无人伴”,即没有人陪伴。“秋月行来”,即行走的时候。“有影随”,指影子跟随。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游亭时的情景。“春风吹拂着我”,没有人陪伴,孤独寂寞之状跃然纸上。“秋月当空照,我独自一人行走于月光之下”,孤独之情溢于言表。

颈联议论:文酒等闲辜会友,溪山赢得自裁诗。文酒,指美好的酒食。这两句说:我常常用文酒招待朋友,不认为有什么必要。“文酒”是文人雅士的常备之物,来客人时,常用它招待朋友,以示热情欢迎。“辜会友”,即不会辜负朋友来访之意。“会友”,即接待朋友。“溪山”,指山水。“自裁诗”,即随手作诗。这两句说:我常常用文酒招待朋友,不会辜负朋友来访之意,也不会错过欣赏山水的机会,所以能随意挥笔作诗。“赢得”指因此得到。“溪山”,指山水。“自裁诗”,即随手作诗。

尾联抒情:城东老屋今仍旧,当日高踪孰可追?城东老屋,指作者当年居住的地方。这两句说:如今城东的老屋仍然保留着,但我当年的志向远大、抱负不凡的身影已不复存在,谁能追随得上呢?“城东老屋”,指作者当年居住的老屋。“仍”,依旧,依然,仍然。“旧屋”与“仍”相互映衬,表现出岁月沧桑,人事变迁。“高踪”,犹高志。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,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。

这首诗的意境深远,含蓄蕴藉,语言精炼洗练,形象鲜明生动,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,值得细细品读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