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剔寒灯读奏篇,先生有胆大如天。
忠言流落古无此,佳士行藏今偶然。
诸老与公扶一世,十图为世作千年。
向来魂梦江闽隔,信有三生问字缘。
【注释】
曾剔寒灯读奏篇,先生有胆大如天。
忠言流落古无此,佳士行藏今偶然。
诸老与公扶一世,十图为世作千年。
向来魂梦江闽隔,信有三生问字缘。
【赏析】
《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》,是诗人为送朋友归清凉而写的两首诗。吕秘书名不详,从诗中看应是吕洞宾的朋友。清凉山是江西著名的道教名山,吕洞宾的道场,吕洞宾在这里讲经授徒,传道布化。吕洞宾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,因此他的诗作也受到人们的注意,诗人对吕洞宾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。
“曾剔寒灯读奏篇,先生有胆大如天。”这两句是说吕洞宾曾经在寒冷的灯光下攻读奏书,先生的胆量非常大如同天上的云彩一样。“奏篇”是指奏疏,奏疏是一种上呈皇帝的文告,是臣子对君王的一种进言。
“忠言流落古无此,佳士行藏今偶然。”这两句是说古代没有流传下来这样的忠言,而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。这里用了一个转折的句式,表明自己对于吕洞宾的敬佩之情。“行藏”是道家用语,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处世原则,也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。
“诸老与公扶一世,十图为世作千年。”这两句的意思是吕洞宾和他的老师帮助世人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间,他们的行为可以传世千年。“扶一世”是指辅助世人度过艰难时期的意思,“图世作千年”是指留下美好的影响使后世的人受益。
“向来魂梦江闽隔,信有三生问字缘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吕洞宾的怀念之情。因为当时诗人已经去世,所以他只能通过梦境来思念吕洞宾。他深信自己与吕洞宾之间一定有着三生三世的缘分才能相见。这三生三世的缘分是古人常用来形容人之间的深厚关系。
整首诗通过赞美吕洞宾的才华和品德,表达诗人对吕洞宾的敬仰之情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迷茫无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