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仙源不是村,千年霜壁树蟠根。
半山鱼鼓动城郭,一日龙雷出洞门。
云似世情翻覆变,石如尊宿典刑存。
摩挲藓刻无穷意,时听游人自细论。
【注释】
(1)仙源:指神仙所居。
(2)蟠根:盘曲的根部。
(3)鱼鼓动城郭:比喻水声如鱼跃水面,震动着城郭。
(4)龙雷:形容雷声如龙在吼叫。出洞门:从山中飞出来。
(5)世情翻覆变:世间人情变化无常。
(6)尊宿:僧人。典刑:法则,规矩。
(7)摩挲:抚摸。藓刻:石壁上的苔藓。
(8)论:评论、议论。
【赏析】
此诗是诗人对山中古迹“玉洞”的描写和咏叹。
首句“不是仙源不是村”,点明玉洞非仙境,也非村落,而是深山之中的一地古迹。“千年霜壁树蟠根”,“霜壁”即岩石,“蟠根”即树根盘曲。这两句写玉洞的自然环境,既突出其自然之美,又暗示其历史之悠久,与后文的“半山鱼鼓动城郭”、“一日龙雷出洞门”等诗句相呼应,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。
颔联“半山鱼鼓动城郭,一日龙雷出洞门。”写玉洞附近的景色。“半山鱼鼓动城郭”,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溪流奔腾不息的景象,使人联想到那如雷似虎般的瀑布。“一日龙雷出洞门”,则进一步以想象之笔,将玉洞比作有灵性的生物,它似乎随时准备喷发而出,给人们带来惊喜。这一联不仅富有动感,还蕴含着一种期待与兴奋的情绪。
颈联“云似世情翻覆变,石如尊宿典刑存。”写玉洞周围的环境。“云似世情翻覆变”,是对自然界的观察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;“石如尊宿典刑存”,则是对玉洞周围环境的描写,既表明了时间的久远,又暗示了历史的沉淀。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,又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。
尾联“摩挲藓刻无穷意,时听游人自细论。”写诗人自己对玉洞的感受和思考。这两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对玉洞的珍视和留恋,又表达了诗人对游人的关注和期望。诗人通过对玉洞的描写和议论,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、历史之长和文化之深厚的理解和感悟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、对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