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城先生穷到死,老作人间花太史。
缣箱未许上兰台,堪著洛阳园囿里。
虽然儒先有公是,菊花隐逸莲君子。
只今同传李与韩,岂亦负公千斛米。
《题山城刘先生花史后》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作品,这首诗通过描绘刘先生一生的艰辛和对菊花、莲等高洁品质的追求,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向往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:
诗篇:题目“山城刘先生花史”揭示了这是一首赞美刘先生及其花史的作品,通过刘先生的生平来歌颂他的才华与美德。
诗句解读:
- “山城先生穷到死,老作人间花太史。” 描述了刘先生一生清贫,却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高洁品质,如同一位在人间行走的花太史。这里的“太史”是指古代负责编纂史书的官员,用来形容刘先生虽贫穷却不失为一名杰出的历史记录者。
- “缣箱未许上兰台,堪著洛阳园囿里。” 这句诗展现了刘先生作品的珍贵,尽管未能进入宫廷或高等学府,但他的作品仍能在民间流传,就如同在洛阳皇家园林中一样受到珍视。
- 关键词注释:
- 山城先生:指刘先生的故乡或出生地,可能因其地理位置或文化背景而得名。
- 穷到死:形容刘先生生活艰难,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。
- 人间花太史:指刘先生虽然生活在贫困之中,却如同一位掌管人间繁华历史的太史,即古代掌管文书工作的官员,用以象征其学识和品德。
- 缣箱:一种古代装订书籍用的丝织品,这里比喻刘先生的作品具有极高的价值。
- 上兰台:古代指进入朝廷或高级学府,此处指刘先生的作品未能被重视。
- 洛阳园囿里:指的是一个广阔的园林,象征着刘先生的作品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。
- 赏析:《题山城刘先生花史后》通过对刘先生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描写,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坚守。整首诗通过对刘先生个人命运的叙述,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困境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。
萧立之的《题山城刘先生花史后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,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文化艺术价值的肯定。这首诗不仅是对刘先生的赞颂,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一种缅怀和致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