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弹石上琴,涓涓流水响。
主人性清旷,静夜发幽想。
何心指蓬阆,取近对湫荡。
应有可人来,烟蓑曳双桨。
【注释】
寄题赵十四知县听雨堂:写给赵十四的诗,写在听雨堂内。
石上琴:指泉水击石发出的声音,如同弹琴。
主人性清旷:主人性情清高、旷达。
取近对湫荡:靠近江边,面对深渊激荡。
烟蓑曳双桨:指渔人披着蓑衣,手持竹竿划船。
【赏析】
《寄题赵十四听雨堂》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。此诗以水声起兴,借流水潺潺和听雨声来抒写主人高雅闲逸的生活情趣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清新幽远。
“谁弹石上琴,涓涓流水响。”诗人先从听雨声说起,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诗,它描写了作者听到雨点落在石头上发出的声音,联想到自己的心情,抒发自己的志向,表达了自己追求高雅生活的愿望。
“主人性清旷,静夜发幽想。”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发挥。主人的性格是清高而旷达的,他喜欢在寂静的夜晚思考一些深远的问题。
“何心指蓬阆,取近对湫荡。”这一句是说,为什么还要去追求那种虚幻的境界呢?还不如就近欣赏眼前的美景,与大自然融为一体。这里的“蓬阆”是指神话中的仙境。
“应有可人来,烟蓑曳双桨。”这里的意思是说,一定会有人来欣赏这里的美景,他们会披着蓑衣,拿着船桨,一起欣赏眼前的风光。这里的“烟蓑”是指穿着薄雾中穿行的人的衣服,也就是蓑衣。
这首诗通过对听雨场景的描绘,表现出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。同时,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