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清三十六,院阁皆幽清。
漱齿泉新汲,晞发日始升。
自除烧墨灶,昼夕诵黄庭。
所得异畴昔,出山畏逢迎。
同当知非年,寄诗聊写情。
注释:
寄龙虎山道士孔野云 —— 寄给龙虎山的道士孔野云。
上清三十六,院阁皆幽清 —— 山上有三十六座院阁,都很幽静。
漱齿泉新汲,晞发日始升 —— 用泉水漱口,洗刷头发,太阳刚刚升起。
自除烧墨灶,昼夕诵黄庭 —— 我除去了烧墨的火炉,白天黑夜都在诵读《黄庭经》。
所得异畴昔,出山畏逢迎 —— 所得到的与从前不同,出山后害怕受到欢迎。
同当知非年,寄诗聊写情 —— 应该知道不是在年岁里,寄诗来表达我的情志。
赏析:
这是一首寄诗给龙虎山的道士孔野云,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。
首联“上清三十六,院阁皆幽清。”描述了龙虎山的美景,山上有三十六座院阁,都非常幽静。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,突出了龙虎山的幽静之美。
颔联“漱齿泉新汲,晞发日始升。”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景。他用泉水漱口,洗刷头发,太阳刚刚升起。这里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细节,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。
颈联“自除烧墨灶,昼夕诵黄庭。”表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热爱。他除去了烧墨的火炉,日夜都在诵读《黄庭经》。这里的“烧墨灶”和“黄庭经”都是道家的经典之作,表明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。
尾联“所得异畴昔,出山畏逢迎。”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忧虑。他认为所得到的东西与以前不同,出山后害怕受到欢迎。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
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,意境深远,通过对龙虎山美景和日常生活的描述,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