霢霂雨黄梅,凝云绾不开。
心知养苗稼,眼见长莓苔。
密箧几如渍,崇墉势欲隤。
郁蒸任炎热,谁解酌金罍。
梅雨
霢霂雨黄梅,凝云绾不开。
心知养苗稼,眼见长莓苔。
密箧几如渍,崇墉势欲隤。
郁蒸任炎热,谁解酌金罍。
注释:
霢霂(mìsù):小雨,细雨。
霢霂雨黄梅:即“霢霂雨黄梅天”,意思是连绵不断的小雨。
凝云绾不开:凝结的云雾难以散去。
心知养苗稼:虽然知道要照顾农作物,但心中却有些无奈。
眼见长莓苔:看着地上长满了青苔。
密箧(qiè):小箱子,这里指密封的小箱子。
几如渍(zì):几乎被水浸透了。
崇墉(yōng):高大的墙壁。
势欲隤(tuí):形势将要崩塌。
郁蒸(yūzhēn):闷热潮湿。
任炎热:忍受着炎热。
谁解:谁能理解。
酌(zhú)金罍(léi):斟满酒。
赏析:
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在黄梅天时所作,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和农事劳作的深刻感悟和无奈之情。
首两句”霢霂雨黄梅,凝云绾不开”描绘了黄梅天细雨绵绵的景象,”凝云绾不开”形象地表现出了雨水的密集和无法消散的态势,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却无法避免的困境。
第三句”心知养苗稼,眼见长莓苔”则揭示了农民们尽管知道需要照料庄稼,但眼前的现实却是农田上长满了青苔,这反映了农民们在面对自然条件的不利时,不得不采取的行动。
接下来的四句”密箧几如渍,崇墉势欲隤”进一步描述了农民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。他们住在密封的小屋里,外面是高高的墙壁,似乎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,这既反映了他们的艰苦处境,也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。
最后两句”郁蒸任炎热,谁解酌金罍”则是诗人对农民们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。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,农民们仍然需要忍受高温,而他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呢?这里的”谁解酌金罍”既是对他们辛苦劳动的肯定,也是对整个社会对他们境遇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