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山有贞干,不比寻常木。
蟠根怪石巅,亭亭自生育。
百物进相高,位闰知蹙缩。
散叶傲风霜,樛木外林樕。
琴桐峄之阳,逍遥两俱足。
夸父徒我庭,如仁示其目。
股掌玩何言,遂可移风俗。

【注】

①黄杨生:一种树木。拳石间:山石间。王彦材:人名,作者的朋友。赠:赠送。且赋之走命曰:并且赋诗以表达对友人的赠言。②孤山贞干:指孤山的古松树。孤山:即今天的杭州灵隐寺后面的孤峰山,山上有许多古松,所以叫孤山。次韵以酬:用原诗的韵脚写一首诗来回答他的诗。③蟠根怪石巅:在山顶的石头上盘绕着根。④亭亭:直立的样子。⑤百物进相高:各种事物都相互比高。位:这里指地位,位置。⑥位闰知蹙缩:地位低的植物知道收缩。位闰:地位。⑦散叶傲风霜:飘零的叶子不怕风吹雨打。⑧樛木外林樕(jiǎn):弯曲的树。⑨琴桐:琴和桐木。峄(yǐ)阳:《尚书·益稷》有“桐梓建邦”之语,桐即桐梓,是地名。⑩逍遥两俱足:自由自在地生活。逍遥;无拘无束。①夸父:传说中的巨人,传说他追逐日落的地方而渴死,死后化为邓林。徒我庭:我的庭院里。徒:停留。⑩如仁示其目:好像仁慈的目光在注视着。⑩股掌玩何言:手指头和手掌玩弄它,有什么可说的呢?股、掌:形容事物的小或不重要。⑩遂可以移风俗:就可以用来改变风俗。移俗:改变风俗。

赏析:

这是一首题画诗。诗人在描写孤山的古松时,不仅描绘出它的形态特征,还写出了它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,表现了它崇高的精神意义,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友情、对自然、对人生的感受。全诗采用白描手法,语言朴素自然,清新明快。

前两句点明所咏之物是一棵孤山旁的古松,并交代了赠诗者是诗人的朋友王彦材。接着写这棵树的特点:不与其他树木一样,它是生长在怪石堆上的,亭亭玉立,挺拔苍劲。“蟠根怪石巅”,形象地写出了古树所处的环境。后两句则写这棵古松给周围带来的好处。由于它的位置高峻,因此其他事物都相互比较起来显得矮小;它的枝叶不畏风霜,因而其他枝条都向外伸展,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曲线;它虽然飘零但仍然傲然挺立,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。最后两句说,古松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,也使人们的风气得到了改善,从而改变了旧有的风俗。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既表现了古松的形象,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,是一首具有艺术魅力的佳作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