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问扁舟,归来趁、蓬莱寿席。还又向、月城迢递,岁寒为客。多竹襟期居已就,一川图画□堪觅。想玉笙、霜鹤拥蹁跹,真仙伯。
身早退,头翻黑。心最懒,闲偏适。更新来膝下,始看袍色。安石正多人望在,子公何用缄书力。但年年、把酒为梅花,寻消息。
【注释】
1.寿王永叔秘监表兄:指苏轼的好友王安礼。王安礼官至秘阁修撰,所以苏轼称他为“秘监”。2.蓬莱: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上仙山名。这里指代王安礼。3.月城:即玉京,传说中的天帝所居之地。4.岁寒:指岁月艰难,比喻人生道路坎坷。5.竹:指竹子,常用来象征君子的高洁品格。6.玉笙:指玉制的管乐器,常用于奏乐和宴饮等场合。7.霜鹤:指白色的仙鹤,古人认为它代表长寿。8.蹁跹(piānxiá):形容舞蹈姿态优美轻盈。9.真仙伯:指真正的神仙。10.身早退:指人已退居山林。头翻黑:指年事已高。心最懒:指内心厌倦世事。11.安石:苏轼的字,指王安石。12.子公:苏轼对王安石的尊称。13.缄书力:指写书信表达心意的意愿。14.梅花:指雪花,因雪呈白色而得名。15.寻消息:指打听消息或寻找某人下落。
译文
我本想乘扁舟归来,在蓬莱仙席上与王安礼相聚。又到月城遥遥相送,岁月艰险使他成为远方游子。多竹的胸襟已经具备,一川的图画堪能寻觅。我想那玉笙、霜鹤拥成一团舞,真是真正的神仙。
人已退居山林,白发丛生。内心厌倦了尘世,闲适自得。你新来膝下,开始看袍色。安石正受人尊敬寄望,子公何用写信表达心意?但每年把酒浇愁只为寻找梅花的消息。
赏析
《满江红·其二》是一首词章题咏友人王安礼的。此词作于熙宁六年(西元一〇七三年)春末夏初,时作者在徐州任太守。
上阕写王安礼的归隐生活。“拟问扁舟,归来趁、蓬莱寿席。”这一句是写词人想乘扁舟归去,与王安礼相聚共庆王氏八十大寿。“还又向、月城迢递,岁寒为客。”这一句写他再次来到王家,已是在遥远的月城了,而此时又逢岁寒之时。“多竹”两句是说竹林里住着一位贤人,他的生活简朴清雅,像一川图画一样美。“想玉笙、霜鹤拥蹁跹,真仙伯。”这几句描写这位贤人在吹箫弹琴,吹奏的曲子美妙动听,如同霜鹤一般翩翩起舞,他真是一位仙人般的人物。
下阕写王安礼的辞官归隐。“身早退、头翻黑。”这一句写王安礼已经年迈,头发已经白了。“心最懒、闲偏适。更新来膝下,始看袍色。”这两句是说王安礼心性懒散,喜欢闲适的生活。自从他回到徐州,才看到孙子王诜的新袍颜色。“安石”二句,这是苏轼对他的赞誉,意思是说他有做皇帝的才能。
全词通过对王安礼隐居生活的描写,以及对其辞官归隐后生活的赞颂,展现了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应有的心态——淡泊名利,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。同时也表达了对王安礼的深深怀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