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意娇春,腊前妆点春风面。粉痕冰片。一笑重相见。
倚竹偎松,谁道罗浮远。寒更转。楚骚为伴。韵绕香篝暖。
梅雪意,春来妆点梅花。
粉痕冰片,一笑重相见。
倚竹偎松,谁道罗浮远。
楚骚为伴。韵绕香篝暖。
雪意娇春,腊前妆点春风面。粉痕冰片。一笑重相见。
倚竹偎松,谁道罗浮远。寒更转。楚骚为伴。韵绕香篝暖。
梅雪意,春来妆点梅花。
粉痕冰片,一笑重相见。
倚竹偎松,谁道罗浮远。
楚骚为伴。韵绕香篝暖。
点绛唇 愁逐春来,那知愁蚤春还蚤。 一天烟草。 只有愁来道。 花落无多,不用东风扫。 留阶好。 玉颜谁保。 一夕枝枝老。 注释:愁绪随着春天的到来而产生,但谁知道愁绪来得这么早呢?一天的烟雨中,只有愁绪在流淌。花儿凋零得不多,用不着东风去扫荡它们。请留下台阶吧,我美丽的容颜谁来保全啊!一夜之间,枝枝都变老了。赏析:这是一首咏物词。上片首二句写愁随春到。“愁”字,是这首词的关键词
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炎的《点绛唇·素馨花灯》的原文: 素馨花灯 忙杀珠娘,未开已上花田渡。 - 注释: 素馨花灯 - 描述一种花朵的灯光效果。忙杀珠娘 - 形容灯光明亮得让人眼花缭乱,甚至比女子还要忙碌。未开已上花田渡 - 指这种灯火在还未绽放时就已照亮了花田的小路。 鬓边分取。 灯作玲珑去。 - 注释: 鬓边分取 - 用来形容灯光映在人的发间,如同分割开来一般。灯作玲珑去 -
【注释】 点绛唇:词牌名。淡红梅:词牌名,又名《梅花落》《玉楼春》。此为唐教坊曲调,后用为词牌,又名《梅花引》《红梅引》《红梅香慢》等。 【赏析】 “淡红梅”是一首咏物词,写的是一株三岁大的梅花。 上片起二句写梅的外在形态。“背有微红,绛桃一半为根蒂。”绛桃即红花,这里指梅花。作者以花为友,把梅花当作朋友一样来描写。这两句写出了梅花的娇艳可爱和与众不同的傲雪凌霜的品格。 下片三、四句承上启下
【注释】: 看杀春山,翠眉何必长如许。 黛边烟雨,莫使人描取。掩映高楼,花缺偏窥汝。 斑枝树。 令栽无数。 遮尽芙蓉路。 【赏析】: 《点绛唇·其二》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,表达了作者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。全词通过描绘春山、烟雨、高楼、花枝等意象,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,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我们看到“看杀春山,翠眉何必长如许”,这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。春山如画
【注释】: 点绛唇 其一分付东风,卷愁西向秦天去。 瓮翁香乳,旧解貂衣处。 那日花开,持取歌金缕。 鞍难驻。 泪和红雨。 半湿关门树。 【赏析】: 此词写一位女子思念远行丈夫的情怀。上片写她送别丈夫后的心情。下片写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。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来,语浅情深,含蓄蕴藉,耐人寻味
【赏析】 《点绛唇·闻笛》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词。上片写笛声,下片写听者情思。全词以“闻笛”为题,通过描写听笛时所见所闻,表现词人为笛声牵惹起的相思之情。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写景:“烟霭全收,远空一色青如削。”这两句是说:天空中云彩完全消失,远方的天空一片青色,如同刀削一般。这两句是写远景,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。 接着“笛声依约。”一句,词人的视线又转向了近景:远处传来笛声,隐隐约约,飘渺不定
日瘦风轻,小春天气如春乐。 梅花开了,香满珠帘箔。 橘绿橙黄,只道冰霜恶。 人不觉。 明朝上苑,花底张油幕。 【译文】 春日里,天气渐暖,阳光明媚,微风轻柔。小春的日子如同春天一样令人愉悦。 梅花盛开,香气弥漫在珠帘和窗户之间。 橘树和橙树的叶子已经变黄,人们以为寒冷的冬季还没有结束。 人们没有意识到,明天上苑中将会有一场盛大的花会,人们在花下铺着油布。 【注释】 点绛唇:词牌名。 日瘦风轻
春色朝朝,闲花遍野愁春树。 注释:春天的景色每天都是如此,花儿漫山遍野都是,让人感到忧愁。 欲寻知故,满地王孙路。 注释:我想找到那熟悉的人,但是到处都是贵族子弟的路。 堪恨萋萋,一径和烟住。 注释:我非常痛恨那遍地的花,它们一直延伸到烟雾里。 青无数。 连天朝暮。 寂寞将愁付。 注释:青草很多,天空与大地相连。我在寂寞中把我的愁绪都寄托给了这些青草。 赏析:此词写景,以春色、花草、道路
诗句释义 - "翠被葡萄,轻笼金鸭香烟重":描述了一个场景,其中“翠被”可能是某种华丽的布料或装饰,而“葡萄”和“金鸭”则可能指的是床上的装饰物。这里的“香烟重”意味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。 - "梅花影动":描绘了一幅梅花在微弱光线下摇曳的影子,暗示了一种静态的美。 - "小阁寒宵共":表示在寒冷的夜晚,与爱人在小阁楼中相伴。 - "到得而今,无计凰求凤":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
点绛唇·旅赠 旅馆黄昏,檠灯襆被钟声悄。心烟缥缈。只是随郎袅。 眉语低时,暗计行程早。如何好。画眉虽巧。五日张京兆。 注释:在旅馆的夜晚,昏昏暗暗只有一盏微弱的油灯发出光亮,听到窗外传来的时钟的声音轻轻的响起。心中仿佛有烟雾般的情思飘渺不定,似乎随时都会随着你而去。你总是默默地为我准备着行李和被子,让我在旅途中不会感到孤独和寒冷。每当我看到你为我细心地整理着行装,心里就充满了对你的感激和思念。
与郑公、华自朐山邻舟行 舟行有先后,相去能几许? 铿轰金鼓声,见面不得语。 水花来幽香,岸柳过疏雨。 登舻各乘风,解帆会联浦。 闲携小龙团,睡起就君煮。 注释: 1. 与郑公、华:和郑公、华一同乘坐。 2. 自朐山:从朐山。 3. 邻:相邻。 4. 舟行有先后,相去能几许? 5. 铿轰:声音响亮。 6. 见:通“现”,看见。 7. 水花:水面的水珠。 8. 幽香:香气清幽。 9. 岸柳
【注释】 础润雨欲作:指屋底的石阶因久雨而变湿。础,台阶下的石。润,润泽。欲,将要,将。 好风每相先:好风总是先吹到我这儿。每,每次。 萧萧清入帘,令我心洒然:微风吹拂着窗帘,使人心情舒畅。萧萧,微风吹动的声音。洒然,心情舒畅的样子。 闭门倦永夏:关上门,厌倦了漫长的夏季。永夏,长久的夏季。 枕书日昏眠:枕着书卷,在昏暗中睡觉。昏眠,模糊不清地睡着。 快此风雨馀:在这凉爽的雨后之余。快,快乐。
夜坐 万卷堆中种眼花,睡魔亦厌夜深茶。 平生不草长门赋,岂有黄金送酒家。 译文: 在满是书籍的书桌前,我不禁感叹于时间的流逝,那些曾经让我心醉的文字,如今却只剩下了模糊的记忆。夜深了,我也该休息了,不再沉溺于这些文字的诱惑之中。 赏析: 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抒发内心的感慨。他以万卷书堆中的眼花为引子,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。同时,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
注释: 哭得江头云气昏,泪痕多化作潮痕。 波心万古团团月,疑似曹娥一片魂。 赏析: 《题曹娥庙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描绘了曹娥江上的景象,表达了对曹娥这位古代女性深深的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哭得江头云气昏”,描绘了曹娥死后的场景,她的哭声惊天动地,使得江头的云气都感到压抑,仿佛要昏厥过去。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,将曹娥的哀痛之情推向了高潮。 次句“泪痕多化作潮痕”
面香阁 邑事日填委,汩汩劳其生。 揽衣登兹楼,便觉神思清。 茂林郁松桂,好山列檐楹。 景物自潇洒,有酒谁共倾。 故园隔苍岭,行当脱尘缨。 注释: 邑事:指地方事务或政务。 汩汩:形容忙碌的样子。 揽衣:撩起衣服。 兹楼:这座楼。 茂林:茂盛的树林。 郁:香气浓郁。 桂:一种香木名。 好山:优美的山水。 檐楹:屋檐下挂着的横木。这里用来形容山景。 有酒谁共倾:没有知己,谁能与我同饮呢? 行当:将要
【注解】 次:次韵。芍药(音pào yù):一种花卉,以花色艳丽、花香浓郁而著称。 栽花未免惜花残,忙里应须护小栏。 栽花怕花残,忙碌之中应保护好花木栏杆。 何似长松与修竹,不妨耐久静中看。 何如长松与竹林,可以在安静中欣赏其坚韧。 【赏析】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郡博士的宴会上,和李侍郎及包丈共同吟咏芍药的诗句。芍药因其美丽而受到人们的喜爱,但同时也因为其易损的特性,让人们担心它无法长久保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