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风吹铃语不烦,菩提树杪碧阑干。
恒河月满三千界,大树云栖五百尊。
辟支脑现赤蛇死,玉局手泽苍苔干。
老僧出定蟠龙吼,唤醒诸寮佛子孙。

凌源阁

天风吹铃语不烦,菩提树杪碧阑干。
恒河月满三千界,大树云栖五百尊。
辟支脑现赤蛇死,玉局手泽苍苔干。
老僧出定蟠龙吼,唤醒诸寮佛子孙。

注释:

  1. 天风:指自然风,通常指凉爽和舒适的风。
  2. 菩提树:佛教中代表觉悟、智慧的树。
  3. 菩提:指觉悟或智慧。
  4. :梵文中的译音,意指塔楼、寺庙等建筑。
  5. 恒河月:恒河是印度的主要河流之一,月亮在恒河上反射形成了“恒河月”的美丽景象。
  6. 三千界:佛教中的“三千大千世界”,表示宇宙的广阔无边。
  7. 大树云栖:指巨大的树木如同云一般飘浮在空中,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。
  8. 辟支:古代印度的神话人物,被认为是佛陀的弟子之一。
  9. 辟支佛:辟支是其姓,佛是其名,意为佛陀的弟子。
  10. 脑现赤蛇死:描述一种宗教仪式中的仪式动作。
  11. 玉局手泽:玉器制成的局子(小盒子),手泽是指手中留下的痕迹或印记。
  12. 蟠龙:古代传说中能吞吐云雾的龙,这里指代修行者的境界。
  13. 唤醒:唤醒某人从某种状态或梦境中回归到现实世界。
  14. 诸寮佛孙:指所有参与修行的人或佛教徒。
  15. :古时僧人居住的地方,也指佛教修行场所。

译文:

天风吹动铃声,声音清雅而不烦闷;菩提树的尖梢上挂着翠绿的栏杆。恒河的月光照满了三千个世界,高大的树上栖息着五百尊菩萨。辟支那的脑袋上出现了一条赤蛇死去的情景,玉制的局子(小盒子)上留下了他的手印并长出了青苔。老和尚从打坐中醒来,发出龙吟之声,唤醒了所有的僧侣们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佛教场景。诗中的“天风吹铃语不烦,菩提树杪碧阑干”通过描绘自然和佛教的元素,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、寻求内心平静的境界。诗人通过对恒河月、大树和辟支佛的描述,表达了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。

诗中的“辟支脑现赤蛇死,玉局手泽苍苔干”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,将一个古老的宗教仪式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,创造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力量的场景。而“老僧出定蟠龙吼,唤醒诸寮佛子孙”则通过老僧的觉醒,象征了对佛法的传承和发扬光大。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,让人深思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