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却周人孰与归,纷纷装点入时宜。
豳风七月今谁嗣,不补君王不是诗。

注释:除了周人还有谁会归隐,纷纷装点入时宜。豳风七月现在谁来继承,不补君王不是诗。

赏析:这首诗是王安石对苏轼《和答守之》的一首和作。苏轼在诗中说:“我本无家更安往,我今有国贵还耕。君知否也吾其病,除却周人孰与归?”意思是说,他本无家可归,但现在有国家了,应该回归农耕生活。你可知否我也因此病,除去周人谁可以归?王安石则回应道:“除却周人孰与归,纷纷装点入时宜。”意思是说,除去了周人还能归向何方呢,纷纷装饰点缀以迎合时尚。“纷纭”一词,用来形容各种事物杂乱无章的样子。“纷纷”一词,形容众多杂乱的样子。“装点”一词,意为修饰美化。这里指人们纷纷修饰打扮来迎合时代风尚。“入时宜”一词,意为迎合时俗。“豳风七月今谁嗣”一句,意即如今谁能继续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之风?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是一首描绘农事活动、反映农民生活的古诗。“不补君王不是诗”一句,意为如果只是用来装饰君王,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诗。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共分“风”、“雅”、“颂”三部分,《诗经》中的“风”包括“十五国风”,主要是民间歌谣;“雅”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音乐,分为大雅和小雅;“颂”主要用于宗庙祭祀,分为周颂、鲁颂、商颂。其中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中有“文王在上,于昭于天。於乎不显,文王之德之纯”句。

这首诗是王安石的一首和作,他借古讽今,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