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湘岸听筹声,又向闽峰住冷厅。
可是初阶带朝籍,己闻独荐起斋铃。
秋边梧叶无风下,旱后苗根一雨青。
客路方新世路熟,莫将彩笔斗英灵。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:

第一联(两年湘岸听筹声,又向闽峰住冷厅。)

  • 湘岸:指湖南省境内的湘江岸边。
  • 筹声:古代官员在办公时会敲击木制或金属制的筹来计算时间或记录事务。
  • 又向闽峰:指的是诗人又回到了福建的山峰。
  • 闽峰:即福建的山峰,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任职的地方。
  • 冷厅:形容偏僻、清冷的办公场所。

第二联(可是初阶带朝籍,己闻独荐起斋铃。)

  • 初阶:指的是刚刚获得的官职或资历。
  • 朝籍:指朝廷的官职。
  • 独荐:独自被推荐。
  • 斋铃:佛教寺院中用于敲钟的工具,这里可能比喻为文人用笔来推荐他人。

第三联(秋边梧叶无风下,旱后苗根一雨青。)

  • 秋边:指的是秋季的边界处,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。
  • 梧叶无风下:描述了秋天的叶子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自然落下的景象。
  • 旱后苗根一雨青:描述了干旱之后,植物的根部在雨水的滋润下重新变得生机勃勃。

第四联(客路方新世路熟,莫将彩笔斗英灵。)

  • 客路:指的是诗人在外做官的道路。
  • 世路:泛指世间的道路,这里可能指官场的道路。
  • 莫将彩笔斗英灵:不要拿着华丽的文笔去争斗那些有才能的人。
  • 斗:争斗。

赏析: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和官场竞争的感慨。首联回顾了自己曾在湖南任职的经历,颔联则表达了对于再次回到福建山野生活的感受。颈联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,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个人的孤独。尾联则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,而忽视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。整首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,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