嫩黄千点糁槐枝,此别诸生倍所思。
判牒署名书字小,开经酬问具餐迟。
竹边亭在谁招隐,囊里书成合济时。
东府主人偏爱士,为歌厦屋杜陵诗。

【注释】:嫩黄千点糁槐枝,此别诸生倍所思。

嫩黄色的花点洒在槐树上,这次分别众学生更加思念。

判牒署名书字小,开经酬问具餐迟。

判决文书上签着名字,读书时问问题也显得迟缓。

竹边亭在谁招隐,囊里书成合济时。

竹林边的亭子是谁在那里隐居?我的囊里装满了书,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出仕。

东府主人偏爱士,为歌厦屋杜陵诗。

东府的长官喜欢有才能的人,我要唱《杜工部诗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。

【赏析】: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位即将赴都上任的教授的临别赠言,其意蕴丰富,感情真挚。全诗分三段,每段四句,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多变,既有对友人的祝愿,又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和追求。

第一段写离别时的景色与情景。“嫩黄千点糁槐枝”,描写的是一幅春天的景象。嫩黄色的槐花如点点黄花撒落于枝头,给春日的景色增添了几分温馨的色彩。然而此时诗人却要与之离别,心中不免有些哀伤。“此别诸生倍所思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别离的深深怀念与不舍。“诸生”指当时的学子,他们都是作者的学生和朋友,而这次分别之后,再见面不知何年何月。因此诗人感到倍加思念。

第二段是诗人对即将离开的教授的祝福与期待。“判牒署名书字小”,这句的意思是说,教授即将被任命,他的官职虽然不大,但是能够参与其中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。“开经酬问具餐迟”一句,则描绘了教授与学生们交流学问的情景。当教授开讲经文时,学生们纷纷前来请教,他也会耐心地一一解答。“开经”是指教授讲课,“酬问”是指回答学生们的问题,“具餐迟”则表明教授在回答问题时非常认真、耐心,不会因为繁忙而草率对待。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教授教学态度的认可与赞赏,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师生相聚的期待。

第三段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展望。“竹边亭在谁招隐”一句,诗人想象自己在竹林旁的亭子里隐居的情景,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,寻找一份宁静与自在。然而,诗人并不满足于此,他又希望在囊中装满了书之后,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出来做官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“囊里书成合济时”,这里的“囊里书”指的是诗人已经准备好的书籍,而“合济时”则意味着在适当的时机,他将能够施展才华,为国效力。最后一句“东府主人偏爱士,为歌厦屋杜陵诗”则是诗人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与信念。东府的主人对有才之士非常器重,而诗人也要像杜甫一样写出感人肺腑的诗篇来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