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绕高林尽,舟篷出近湾。
鸟啼青竹影,人对绿波间。
野色平当坐,春愁巧作颜。
已知湖榭近,飞絮落班班。
《清明北园泛池舟中作》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,诗人在湖上泛舟的情景,以及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。
首联“路绕高林尽,舟篷出近湾。”意思是:小路绕着高大的树林走完,船篷已经靠近水边。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从树林中穿行而出,来到了湖边的情景。
颔联“鸟啼青竹影,人对绿波间。”意思是:鸟儿在青竹的影子里啼叫,人们在绿波的映衬下相互对视。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。
颈联“野色平当坐,春愁巧作颜。”意思是:野外景色平展如坐,春天的忧愁巧妙地涂抹在脸上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。
尾联“已知湖榭近,飞絮落班班。”意思是:我已经知道湖边的亭子离这里不远,飞絮飘落在岸边。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湖边景色的喜爱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。
整首诗通过对清明节时湖上泛舟情景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,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受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