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坞斜开径,茅檐半卷书。
幽闲入高卧,淡薄见平居。
乱水随酾引,残花不扫除。
因君动高兴,回首想吾庐。

【注释】

过邵先生居:经过邵先生的住处。邵先生,指作者的好友邵长蘅。

竹坞斜开径:竹林中斜开的小路通向邵先生家。

茅檐半卷书:茅屋的门帘被半卷起,好像在读书。

幽闲入高卧:悠闲舒适地进入高枕而卧的状态。

淡薄见平居:清淡、简朴,表现出一种平凡无奇的生活情趣。

乱水随酾引:水流湍急,顺着溪流而下。

残花不扫除:落花飘零,不去打扫。

因君动高兴,回首想吾庐:由于邵长衡的到访,使我高兴;想起自己隐居的地方。

【赏析】

这是一首写友人来访,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的诗。

首句“竹坞斜开径”,描绘了邵长衡住处的环境。竹坞,是种满竹子的小山坞;斜开的径,表明主人喜欢静谧的生活,不愿让车马声打扰他宁静的生活。这两句写出了邵长衡的住所环境幽雅,与世无争。

次句“茅檐半卷书”,进一步描绘邵长衡家的生活环境。茅檐即草房的门檐,“半卷”二字说明邵长衡很注重读书,经常读书至深夜,门帘半卷,可见其勤奋学习的精神。这两句写出了邵长衡生活简朴,热爱读书的特点。

第三句“幽闲入高卧”,点明邵先生是个喜欢清幽恬静生活的人。他悠然自得,常常高枕无忧地安息。这两句写出了邵长衡生活闲适,追求自然恬静的生活态度。

第四句“淡薄见平居”,表明邵先生生活平淡如常,没有什么豪华奢侈的生活。这两句写出了邵长衡生活朴素,追求平淡自然的生活态度。

五、六句“乱水随酾引,残花不扫除”描绘出邵长衡家门前溪水奔流的情景,以及门前落花飘散的景象。这两句写出了邵长衡喜欢欣赏山水田园风光的自然美,也表达了他对于繁华世界的淡泊之心。

最后两句“因君动高兴,回首想吾庐”,表明因为邵长衡的到来使作者非常高兴,回想起自己隐居的地方。这两句写出了邵长衡的到来给作者带来喜悦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怀念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